N海都记者 苏禹成 白志强 文/图
核心提示 在漳州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里的大山下,有个村子很特别,村里住着一群“新农民”,他们中有艺术家、企业家、文化学者,也有文艺青年,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以琴会友,他们热爱生活,寄情山水、煮酒烹茶……
这是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在这里,龙人古琴创始人、斫琴名家谢建东被称为“村长”,一群有着共同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文化精英聚集于此,传播以“中和、雅正”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昔日的古琴工坊到古琴文化村,龙人古琴以文化创意整合制造、教育、旅游多样业态发展,实现华丽转身。
创新古法纯 手工制作古琴
13日,海都记者从漳州市区出发,穿越崎岖的山路,约摸一个小时,就到了龙人古琴文化村。村中一栋栋别致的古建,错落有致地立在山脚下,建筑群内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映入眼帘。
龙人古琴文化村还在建设之中,不过斫琴坊、聚龙阁酒店建筑群已落成,设有古琴材料研究室、冰弦实验室、木工坊、漆艺坊等。焚香弹琴,再沏上一壶茶,大家促膝而坐,采访也成了闲聊。
“我们制作的古琴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品质绝对是最好的,我们可以花数年纯手工制作一把古琴,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副村长”张锦冰说。她同时也是闽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热。古琴多由桐木或杉木所制,而木材在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内部应力会加大,会导致古琴变形或开裂。这个曾困扰无数南北琴人的难题,被龙人古琴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举攻破。
谢建东及其团队将现代的木材改性技术应用到古琴制作上,现如今,在北方已使用超过十年的龙琴,都没有出现开裂、变形的问题。
龙人还独创了“龙人净瓶式”琴。此琴式创作灵感源自佛教元素——净瓶,观音菩萨手持的常见法器,造型简约,线条优美流畅,寓意袅袅清音,净化人心。
工艺精湛 古琴远销世界各地
龙人古琴于2003年在厦门同安成立。那时是一处古琴工坊,但工艺精湛,声名远播。2010年,龙人古琴决定移师漳州。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最终实现文化传播,而不是卖产品,文化价值自然会带来经济价值,不能急于求成。”张锦冰说,这样的理念已成为龙人古琴的共识,大家致力于“让生活更艺术,也让艺术更生活”。
市场给予龙人古琴正面回应。在古琴销售上,龙人的收入从最初的数百万元到如今已达数千万元,实现近10倍的增长,远销世界各地。目前,龙人古琴在杭州、福州、厦门、漳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并于2015年在意大利设立了龙人古琴课堂,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音乐艺术与传统文化。
小小古琴撬动文化产业
龙人古琴文化村占地约1800亩,将建成集古琴文化传承、艺术传播、教育及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与置业等于一体,弘扬古琴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今年内,占地上百亩的龙人书院即将落成并投入使用。龙人书院是国内唯一以古琴为核心灵魂的书院,开展讲学、著书等专业严谨的学术活动。根据规划,龙人古琴文化村将融合九大体系,包括古琴制作、衍生品开发、琴馆运营、文化置业、琴学院、龙人艺术团等。
“现在我们接待的客人,不少来自国外,我们发现越是中国的,才越是世界的。”张锦冰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十三五”目标和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决策部署的重点和关键。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早谋划、及早动手,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力争早见成效。 ——省委书记尤权
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智慧制造,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金密集型的成功转变。
——省长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