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帅/文 关铭荣/图 实习生 林思含
海都讯“说到福州三宝,就要说到纸伞,说纸伞就要说到‘双喜牌’……”今年75岁的齐先生退休前在省人民医院工作,他说,几十年前,人们的穿着比较朴素,那时候的福州女性有个特殊的装饰品,就是纸伞。在雨中或者艳阳下,年轻女性拿着花色不一的纸伞,无疑就是街头的风景。
齐先生说,福州手工制作的纸伞解放前就很有名,1956年,福州雨伞厂成立,生产“双喜牌”纸伞。“双喜牌”纸伞的出现,与一个叫杨大坤的人有关,他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人,创办了杨常利伞店,以制作和出售纸伞为业。经过多年的竞争,杨常利伞店成为福州首屈一指的伞店,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后来,以杨常利纸伞店为核心成立了福州雨伞厂,生产的“双喜牌”纸伞纯手工制作。伞骨选用闽北山区的老竹,用棉布做伞面,在上面涂桐油,坚固耐折又漂亮,可产量有限。1960年,制伞21道工序实现机械化生产,年产量达93万把。这种纸伞经过烈日暴晒不会出现裂纹,雨天防雨效果好,因此畅销省内外, 还销售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当年,福州各个工厂的名牌产品都要经过大众检验,“双喜牌”纸伞也不例外。有人随机取了一把“双喜牌”纸伞,几个人轮流撑开、收起,反复1000多次,伞还是完好的。再找来风力达到5级的鼓风机猛吹十几分钟,还用消防水龙头猛冲,结果伞面不漏,伞身不散架。就这样凭借过硬的质量,“双喜牌”纸伞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上个世纪80年代,折叠伞等新伞具开始出现,对纸伞形成了冲击。上个世纪90年代,福州雨伞厂停产。现在福州仍有人制作纸伞,但观赏性已经大于实用性。
感谢齐先生提供线索,奖励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