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悲伤作文”该如何续写?
录取通知书变“大礼包”
人大毕业生回炉高职 究竟多丢脸?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悲伤作文”该如何续写?

 

背景: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元。昨日,作文的最早发布者、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表示,发出这篇作文的本意并不是想募捐,“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央视昨日报道,《泪》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据8月6日《新闻晨报》)

粗放扶贫亟待改变

“贫困无依”的孩子直击人心,而“枪手”和炒作又有着消费痛苦的嫌疑,“最悲伤作文”让民众陷入口水与纠结之中。

事实上,小女孩家有五个兄弟姐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得到678元补助。平心而论,3390元的月收入对于城市贫困家庭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国家对凉山州也给予了巨大的物质投入。在2010到2013年间,仅在该地的10个扶贫项目中,政府就投入了83.56亿;可为什么这些孩子依然家徒四壁?

“最悲伤作文”让小女孩和弟弟改变了生活境遇,但如果不改变单纯物质金钱扶贫的粗放模式,不改变当地民众拒绝现代文明乃至等靠要的旧有观念,若文化贫瘠、教育贫瘠、精神贫瘠的土壤没有什么改观,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个“木苦依五木”出现?这才是扶贫的最大失败。

(斯涵涵)

质疑作文真假并非无情

“最悲伤作文”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巨额的捐款,与此同时,也引来了部分网友对这篇作文的质疑。对于这种质疑,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无情,甚至是道德洁癖,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弱势和贫穷并不具有先天的道德优势,我们对“最悲伤作文”的信任,必须要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之上,也是在警惕是否有人在拿着当地的贫穷和孩子的遭遇来炒作和消费,因为这种慈善显然是很危险的;其次,一旦涉及慈善捐款,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是捐款者的权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感动要想有价值,就必须要了解作文背后的真问题,否则对于当地的贫穷和小女孩遭遇的改善来说毫无意义。让人们的关爱能够用到正地方,这恐怕才是质疑最大的价值所在。     (张松超)

凉山帮扶不能流于表面

凉山地区的总人口大约473万,农村贫困人口约为71万,按百分之二十计算贫困儿童数量,再减去政府的扶贫补贴,真正需要社会帮助到的缺口就进一步缩小了。如果全社会对于凉山地区的扶助能够更有效地分布下去,能极大地减少极端贫困的惨状。

而覆盖不均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是捐赠效率和工作方法的问题。目前对于凉山地区的捐赠,一是外来的捐赠者多,二是单纯助学以及捐赠物资的比例高。

前者带来的问题是,无法保证长期有效地落地执行,只能是集中地做几次大活动。后者因为缺乏相关社区的支持,助学款和物资并不能有效地保证用于学生,同时单纯扶贫无力改变社会结构。因为缺乏监督,甚至发生过捐赠的物资被家长变卖换酒喝的现象。对凉山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能长期扎根于农村社区的公益机构。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公益不停留在表面,需要真正地深入这一片贫瘠的土地。需要一大批有着晏阳初和传教士精神的公益人,扎根在那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改变卫生环境、改变生活习惯、提高教育,最终带来发展和进步。

(姚遥)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