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可
海都讯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实质上是货币基金的各种代名词。如今记者发现,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日益丰富以及产品的换代更新,如今市场上丰富的“宝宝”类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货基。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央行多次降息及降准,市场资金面宽松的大环境下,本质为货基的“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很难超过5%,一旦出现超过6%收益率的产品,投资者就要多留个心眼,仔细甄别以规避风险。
近期,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类产品风光不再,7日年化收益率目前基本徘徊在3%~4%。这主要与央行多次降息及降准,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有关。
不过,近期有不少所谓的新一代“宝宝”以高收益吸引不少眼球,其年化收益率基本在6%或是7%以上,有的产品甚至已经接近12%,引起投资者广泛追捧。
记者发现,以某互联网平台的产品为例,其宣传称年化收益率接近15%,相当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率的30倍。尽管该产品购买额度有限制,每人最多可购买5万份,但其100元的投资门槛以及高达12%的收益率还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另一款名为“某钱包”的产品,名称十分类似货基类“宝宝”,年化收益率也高达7%,且只要1元就能起投。
记者发现,此类产品基本由P2P平台开发,同样定位于“余额理财”工具,但其投资标的很多语焉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