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龙祥岛周边多处湿地被垃圾侵蚀,越积越多成了“垃圾湾”。早在去年6月,本报就图文并茂地报道龙祥岛的生态之美,许多环保人士呼吁,整治岛上垃圾无法转运出岛等乱象。但一年多过去了,这片碧水芳洲上的垃圾为何得不到整治?(本报昨日A03版)
理顺管理机制
对于龙祥岛上垃圾乱象的产生,牵涉到比较多部门,包括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旅游、交通、海事等,这些部门在管理职能上相互交叉,往往形成“多头管理也多头都不管”的现象,特别是涉及既要花钱又需要担责任的事,往往是相关管理部门能推则推,谁都不愿意管,谁都不想管。
岛屿的环境管理便是如此,不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稍有松懈,就会反弹,花钱、担责又无利可图,所以每个部门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因此,首先要理顺管理机制,明确一个责任主体,重点要明确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并明确经费来源和保障机制。 (杜凤坤)
先除“思想垃圾”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可在垃圾出岛上,当地镇政府、村干部,不是说没空,就是在考量。可见,垃圾总难清除的根源,首先是在思想上。思想上消极懒惰、拖拖拉拉,服务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浓厚……这些“垃圾思想”,多多少少都在当地干部身上有所体现。这样那样的原因,即便有所存在,但思想上的懒政表现,也总能露出“小尾巴”来。欲让垃圾出岛,还请当地干部们,先将“思想垃圾”清除干净吧。(陈怀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