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拯 练仁福
中国旅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引发的国民大讨论却一直在持续——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同样,德国最大的100家家族企业,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皆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他们长寿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两者答案就是四个字——工匠精神。
以日本来说,从江户时代起,日本的匠人文化便逐渐成形,分工明确的手工艺人各有传承,坚持精益求精,保持敬畏之心。无论是铸刀锻剑,还是烧陶烤漆,甚至只是捏一个寿司、做一碗拉面,匠人们将近乎偏执的细致凝聚于双手,最终淬炼出作品的灵魂——工匠精神。这也成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崛起,为日本制造赢得了全球好口脾。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制造强国莫不如此。
而所谓“工匠精神”,它的表象是“高超的技艺”,核心实质是坚韧不拔、追求卓越、钻研创新的精神品质。当然,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将能工巧匠视作“济世圣人”,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世代匠人将技艺手口相传,由此诞生出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更是告诉后人,做任何事要心到、神到,就能达到极致、神化的境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追求即时利益、忽视产品灵魂的心浮气躁,让“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渐渐迷失,“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成了困扰中国制造品质的最大问题。
当今时代,经济升级,产业必须转型。7月举行的福建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发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的动员令,绘就了“福建制造2025”蓝图。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给了福建发展难得的机遇,但如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答案与出路同样是工匠精神。
有一种声音认为,面对“互联网+”与“工业4.0”浪潮,强调“工匠精神”似乎“不合时宜”了。但其实不然。因为真正于实业而言,回归技术、回归产品质量仍是恒久不变的关键,产品的品质,永远取决于制造过程,取决于创造者的匠心精神。
一事精致,便可动人。如果“工匠精神”成为产业的共识,“福建制造”的品质提升和竞争力增强就会指日可待;如果“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的城市管理,都以追求极致、做到最好为目标,福建将变得更加美丽。
本报今起推出《转型升级与工匠精神》系列报道,从生活中一个个小细节入手,对比国际顶尖,找寻我们的差距,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