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德国名企 依然沿袭学徒制
64条“定制学生专线” 今正式开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名企 依然沿袭学徒制
海都记者探访贺利氏,感受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工匠精神
世界名企贺利氏依然沿袭着学徒制的工匠风格,图为学生在跟企业老师学习
 

N海都记者 杨阳 文/图

海都讯 哈瑙是位于德国中部的一座小城,人口不足10万人,是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作者)的故乡,也是世界500强企业贺利氏的总部所在地。虽出生小城,但在贵金属制造业、特种光源等行业中,贺利氏却是大名鼎鼎。

海都记者曾到德国贺利氏总部采访,真切感受到,虽然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但这里的工作人员,却依然沿袭着学徒制的工匠风格。

琢磨好几个月 只为提高一点

“虽然中国的光伏生产企业有很多,但是其中有几个关键部分,却要从贺利氏进口。”在向记者解释贺利氏的产品时,其企业传讯高级副总裁托尔·普朗告诉海都记者,贺利氏是生产贵金属及技术供应的全球化公司,在贵金属、传感器、石英玻璃及特种光源等领域的市场及技术方面,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刘晶分析师曾在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的光伏企业中,生产所需的关键浆料绝大多数来自贺利氏和美国杜邦等少数几家企业,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所需的正银浆料,其技术涉及无机材料、半导体、高分子、纳米科学等多门学科,至今依然与国外差距较大。

记者了解到,所谓浆料,是一种具有一定流变性和触变性的糊状物,是混合集成电路、敏感元件、电阻网络、显示器以及各种电子分立元件等的基础材料。

托尔·普朗告诉海都记者,以贺利氏的背银浆料为例,最新研发成功的背银浆料,能使浆料中的银和玻璃化学物质具备更高且持久的附着力。而为了开发这个产品,贺利氏的员工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开发。

“经常是琢磨好几个月,只为了把电池的转换率提高0.1个百分点。”托尔·普朗表示,正是因为像工匠一样精益求精的工作,才让贺利氏的产品领先全球。

工作一辈子只在一个领域

在贺利氏总部,记者看到,时不时就有一群身穿制服的学生走过。对此,托尔·普朗说,这就是德国保留至今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学徒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学徒在学校接受教师的教育,而在企业时,则跟随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学习实际操作。目前,上至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制造企业,下至建筑企业手工作坊,德国绝大多数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企业都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而在企业中的师傅们,他们每个人都在各个专业里面不断精进。

在贺利氏工作了30多年的约根·施密特告诉记者,从几十年前加入贺利氏,他的任务就是研发涂层材料,从最初的金属涂层到现在的纳米涂层,正因为他长期在该领域像工匠一样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贺利氏生产的这些产品才能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在贺利氏,像他这样长期在某个细分领域内不断精进的工人还有很多。

托尔·普朗告诉海都记者,成立于1851年的贺利氏,历经150多年的发展,依然保留着精益求精的传统,而贺利氏生产的产品也成为耐用的代名词。以用于精密距离测量的回射器为例,上世纪,阿波罗登月计划时放置到月球上去的那些回射器,其所用的特制石英玻璃就是贺利氏石提供的,至今仍然在运作。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