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助学为何没有合法出口
□读者评报
88元一杯
餐桌当床铺 也是正能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学为何没有合法出口

 

背景:8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西昌市索玛花爱心学校被拆事件,凉山州教育局称社会力量办学和支教必须依法依规。此前,网上热传的“最悲伤作文”《泪》,上传者即为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8月31日《京华时报》)

行善要靠“非法”部门难辞其咎

相关部门近期查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在开办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过程中,涉嫌违法买卖、占用国有(飞播)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等问题。既然如此,该爱心小学被依法拆除在情理之中。

不过,索玛慈善基金会在整个过程中付出了真金白银的善款,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该基金会借此牟取其他利益的报道。换句话说,人家确实是在做善事。如果索玛慈善基金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非法牟利的行为,那么有关部门应该对其严查,而不是仅仅拆除学校;如果人家真的是一片善心找不到出口,不得不以非法的手段行善,恐怕有关部门难辞其咎。 (刘昌海)

公益之名别被滥用

既然从2011年起黄红斌及索玛慈善基金会就存在非法购地、未批先建、非法占地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那么,为何在这么长时间内,当地林业、教育、住建等部门“多次执法”却未能有效制止,而在校舍工程基本竣工后却又突然拿出魄力,将“违建”一拆了之?事后教育部门还明确表示,“确保每个孩子不因贫困失学”,既然有这个底气,当初又为何要接纳黄红斌来本地“爱心办学”?地方政府前后表现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利益博弈、权力博弈之下,偏远、贫困地区渴望读书的孩子们成了频遭玩弄的“棋子”。

此外,在法治背景下,如何借由法治手段保障慈善机构的健康运行而不是“公益”之名屡屡被利用、被滥用,亦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的课题。 (陈科峰)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