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陶发燊(福州杨桥中路)
《连江革命史》一书“大事记”篇目中,有这样的记载:“1945年5月21日,日军在城郊各村抓伕数百人,不论男女老幼均强迫挑运军用品向浙江撤逃,途中不少民伕被残杀。”
我的父亲是被抓的挑伕。那年他30岁。父亲在世时,多次向我们姐弟妹诉说他生命中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经历。
父亲刚出生不久,爷爷就过世了。在旧社会,小脚的祖母将父亲拉扯大,十分不易。为了生计,他15岁就离开老家到福州津门路慎泰和苏广店当学徒。福州沦陷时,民不聊生,百业萧条,店铺关门,他失业回到连江东湖老家。东湖离县城很近,撤退中的一队日寇窜到东湖抢粮抓伕。那一次跟他一道被抓走的还有四个年轻人。为了威慑他们,日寇当场将其中一个叫做“剃头俤”的乡亲残暴刺死。
父亲虽然生在农村,但常年在省城商铺站柜台,很少从事重体力劳动。被抓伕后,在战火纷飞的险恶环境中,在死亡威胁的阴影下,整天肩挑重担,忍饥挨饿,长途跋涉,得了胃病。日寇不把挑伕当人看待,却斥责他装病偷懒,反而抽打辱骂,逼他挑更重的货担。一路上,不少挑伕由于过度劳累惶恐或者得了重病,一旦挪不动脚,就被残忍杀害。
日寇所过之处,老百姓惊恐逃奔。一路上是丢弃的行李包袱和倒毙的逃难者。而日寇驻停的地方,多是当地大户人家。主人家逃难时留下的财产和粮食、酿酒等,都被洗劫一空。
日寇撤退的目的地是上海。从福建进入浙江境内后,父亲和同伴们担忧,一旦日寇用不着挑伕时,就会加害自己,因此密谋逃脱。一个大雨的深夜,父亲和几个连江籍挑伕,由后来补充进去的当地挑伕带路,在浙江乐清冒死逃出日寇的魔爪。
他们几个人身无分文,一路替人打工换吃,甚至乞讨,花了一个多月才走回连江。回家后的父亲大病一场,躺在床上一个多月。真是一场噩梦!
父亲被抓后,亲人们日夜牵肠挂肚。父亲被抓走的一百多天里,祖母睡无眠,食不甘,以泪洗面。小脚的她,走路不便,但每天都风雨无阻,让三舅(当时11岁)搀扶着走好几里山路,到村后的菩萨庙磕头烧香祷告,祈求神明保佑父亲平安归来。那段时间的痛苦和忧伤,迅速地摧垮了她的身体,祖母只活到50多岁,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从日本侵华战争中死里逃生的父亲,对共产党、对新社会心怀感恩,对和平年代的生活十分知足。他深深地知道,只有把国家建设得强大,才能不受外侮。父亲一生在福州百货系统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退休后,仍被返聘,直到年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