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爱晚亭
3上一版  下一版4
 
依姆下身疼五年 花两百多万没治好
长寿的秘诀 是让肚子保暖
古时风情方寸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帽形的白铜墨盒
古时风情方寸间

这个白铜墨盒的各个面,或刻有诗句或刻有图案,手艺非常精细
 

N海都记者 李帅/文 毛朝青/图

海都讯 “最难得的是,白铜墨盒的各个面,都刻有诗句和画面,行内的人管这个叫‘满工’,这手艺真不错……”昨天,记者在福州市北光明港路见到了民间藏家朱女士,她拿出了一件心爱的藏品。这是一件清末的白铜墨盒,与又扁又方的普通铜墨盒不同,这件白铜墨盒形状像古代的官帽。当年将丝棉装入墨盒,倒入墨汁,就可以蘸毛笔了。

记者看到,白铜墨盒和现在的墨水瓶差不多大,一处盒面上刻着杜甫《望岳》中的四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另一处盒面上刻着:“清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里镌刻者用的是“清”,而不是“青”,落款是“笏臣刻”,而“笏臣”是清末镌刻铜墨盒的名家。朱女士说,上面刻的诗文笔画流畅清晰,能以刀为笔、以铜为纸,把诗和画刻得这么好,足见镌刻者的功力。

有人会问,古人的文房四宝不是笔墨纸砚吗,什么时候有了铜墨盒?这事还要从砚台的一个缺点说起,砚台上磨出的墨汁被风一吹,很容易变干。据说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位秀才要去考试,秀才娘子灵机一动,将丝棉装入空脂粉盒里,浇上磨好的墨水,让秀才带进考场,用它取代笨重的砚台,省下了磨墨的时间,又不容易被风吹干。铜墨盒被文人广泛使用后,逐渐从圆形、方形演变为树叶形、菱形、古琴形、扇形、桃形,但官帽形的白铜墨盒比较少见。

朱女士说,这件白铜墨盒是一位藏友转让给她丈夫的,别看它小,可是在方寸之间,寄托了文人雅士的爱好和情趣。

感谢朱女士提供线索,奖30元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