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事/快报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宁德一农科所所长 公款宴请被调查
平潭垒球馆竣工 外形如船
“提高素质,让民族精神不再沉沦”
“私车公养”、违规发补贴 武夷山多名官员被查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素质,让民族精神不再沉沦”
纪念“九一八”,海都评论员文章发出“爱国,从生活小事做起”的倡议,引市民热议
 

N海都记者 郑靓 李拯

海都讯“爱国,从生活小事做起”,“九一八”事变84周年纪念日,海都发出如此倡议,引起网友、读者热议。昨日,有市民致电本报95060热线称,不少人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本车就是爱国,但这样的偏激行为,损害的却是国家的形象,“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团省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训明,看完海都评论员文章后说,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国民素质不仅关乎个人形象,也关系到国家命运。”

爱国,难道要靠“国骂”?

昨日的微博上,“牢记九一八”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往年不同,今年抵制日货的‘倡议帖’、‘宣泄帖’少了。”榕一网友“城里的卡夫卡”说,每次看到“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帖子,总让他很反感,“堂堂中国人,难道要靠骂日本人来证明自己吗?”

“靠抵制日货、砸日本车来宣泄,这样的爱国情感,是不真诚的。”市民陈先生认为,最真诚的爱国,是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身边的环境,“就如海都报倡导的,爱国,从小事着手,从点滴走起。”

“扪心自问,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排队加塞……海都报曝光的不文明行为,几乎所有人都在不经意间有过。”陈先生说,不仅自己要多加注意,还要教育好孩子,“比起‘国骂’,撕下这些‘标签’,树立好国人形象,才是爱国。”

“近代中国为何会被欺凌侵略?”市民王女士说,历史告诉我们,是因为民族精神的沉沦。“衡量富与贫的,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判断强与弱的,不仅有体格,也有内心。”王女士说,提高国民素质,就是为了让民族精神不再沉沦。

缺乏理性的“爱国”,无济于事

“国家之盛衰强弱,全视国民之智愚贤否。”说起爱国,团省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训明引用了帝师陈宝琛的名言。在他看来,国民的素质,将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陈训明回忆起一位校友的往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曾到日本外务省史料馆参观。”陈训明说,王涌当下感悟到,中国之所以战败,在于中日两国国民素质的差距,“那时候的中国人,与日本‘明治维新一代’相比,差得太远,这也决定了两国一百年的国运。”

“因此,不要小看自己的日常言行,爱国往往就体现在其中。”陈训明说,国家实力是否强大,关键在国民素质之高低,现代化不只是物质上的现代化,更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我们要从排好队、不喧哗、不加塞、不乱吐痰这些身边事做起,关注国民素质的一点一滴。”

全国政协委员、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吴志明认为,爱国实践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任何缺乏理性的‘爱国行为’,都是无济于事的”。吴志明还特别提到了“工匠精神”,“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国民素质,能从他们的制造的产品体现,而这份‘匠心’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素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