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城事/家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保依伯 打造“最美”家园
水泵房断电 上千户居民“被停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保依伯 打造“最美”家园

厨房剩余垃圾种菜,环保又无害
老人在华林路上向路人宣传环保理念
 

N海都记者 陈钟兰/文 关铭荣/图

海都讯 环保,说易行难。今天介绍的两个“最美家庭”,家中主人公,都用自身的环保举动,影响了家人以及左邻右舍,让大家把环保当成了习惯。他们的做法也诠释了环保的理念:唯有行动,家园才会变得更和谐、美丽。

小区开辟“乐耕园” 厨余垃圾变沃肥

在福州果岭生活小区,有一片100多平方米的菜地,里面各种蔬菜瓜果,一派生机。67岁的柯文沣送小孙女上学后,背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先到菜地“视察”了。松土、拔草……陆陆续续的,小区其他居民也来到菜地,浇水、施肥、晒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呈现出了一副农耕乐的景象。

其实,这里曾经是一片贫瘠的建筑垃圾堆放地,人人避之不及,但如今却成了小区里男女老少的乐园,而让它“脱胎换骨”的就是柯文沣。

柯文沣是一位热心的环保志愿者,从单位退休后,就一直在自家以及小区推广生活垃圾的再次利用。在他看来,剩饭、菜叶、果皮等,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经过简单的处理和沤制,厨余垃圾就能变成有机肥料”。

为了推行这一环保理念,2012年春节过后,柯文沣联系了一位农场主,在小区里推行“垃圾换蔬菜”的活动,由居民向农场提供厨余垃圾,农场送来新鲜蔬菜作为回报,“大家尝到了甜头,所以都积极参与,”但遗憾的是,后因农场方受成本制约,活动中止。

2013年,柯文沣在小区成立“乐耕社”,将小区一块建筑垃圾堆放地整理出来,变成“乐耕园”,带领居民利用自家的厨余垃圾种菜。活动一发布,就有70多人报名。经过一年多的有机肥施用,贫瘠的垃圾地,最终变成了肥土,而小区居民在收获鲜嫩的蔬菜瓜果时,也慢慢养成了将厨余垃圾“自产自销”的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 他坚持八年

昨天,是世界无车日,福州连江的杨明栋,一早就扛着大旗、背着无车日宣传资料,打算从连江一路宣传到福州。临出门时,他还叮嘱老伴和女儿,出门买菜、上班,能走路就走路,要真正做到低碳环保。

68岁的杨明栋,已当了8年的环保协会志愿者。“节水节电很容易做到,难的是垃圾分类。”

杨明栋说,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中,早已习惯把所有垃圾扔在一起,然后一扔了事,突然要把所有垃圾分类投放,还要把果蔬饭菜等厨余垃圾另外装,确实折腾人。老伴和女儿们开始觉得新鲜,但没多久就觉得麻烦,嚷嚷着要放弃,“为了这事,我没少和老伴拌嘴。”

杨明栋的垃圾分类,常被老伴抱怨“事多”“闲得慌”,偶尔还会被她分类错了乱投放,“我就像和尚念经一样,不停地唠叨怎么分、怎么放。”杨明栋说,经过一年的时间,垃圾分类处理渐渐成了家中习惯,老伴会将能回收的垃圾收集起来,送给小区保安,而家里的剩菜剩饭,她全都收集起来,埋到家中花圃里,用来种花。因为家里的环保行动推行得很成功,所以杨明栋便开始将环保行动推广到外面,如今已是县城里远近闻名的“环保达人”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