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政事/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十无益”如引航之灯 应世代相传
新房装修他最终选U我599
U我大闸蟹只只新鲜
下水道不畅找U我疏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无益”如引航之灯 应世代相传
海都报解读林则徐家风家训的系列报道,受到各行各业读者的一致点赞,有读者说,林公格言是警世之音,令人振聋发聩
林则徐手书的“十无益”格言
 

N海都记者 宋晖 李熙慧

海都讯 近日,中纪委官网专题推介林则徐家风家训“十无益”,海都报连续解读了十条家训,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有读者认为,“十无益”格言距今已有170多年,其中智慧贯穿古今,仔细研读,对今人大有益处。“十无益”留给后人十句警言,其中之道可以说是德行的底线和高压线,让人不断受到鞭策和警醒。

通俗易懂学童受益

福州读者韩女士是海都报的老读者,每天都看林则徐家训的解读。她告诉记者,一共13期,她都搜集齐全了。孙子4岁多了,平时淘气,总是爱和别的孩子争抢东西,她就给孩子念“十无益”,虽然孩子还听得不太懂,但一些词汇是懂得了,比如“不孝”、“不和”是不好的,以前幼儿园分棒棒糖,他和小朋友争,但家长慢慢地和他灌输林公家训,他也逐渐懂得了一些道理。“学了一周,孩子已经会念诵‘十无益’了。”

同样对林公家训如获至宝的还有在福州经商的陆女士。陆女士专门拨打本报95060新闻热线告诉记者,她把林则徐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讲给上小学的孩子听,孩子很喜欢,这是激励他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语文特级教师王立根说,“学中国文化绝对不会学呆,家长们可以让孩子从小背诵,给他们有益的东西,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吸收,用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上。”

各行各业从“十无益”中吸养

不仅是孩子,各行各业的读者也从“十无益”中吸取有价值的“养分”。一位在龙峰市场卖菜的邹姓大爷看了“十无益”报道后说,在他看来,最有价值的就是踏踏实实做人做生意;一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称,最让他受益的则是“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这两句,他觉得学问好,得先为人正直。

退休的薛老师介绍,小时候,他在中学老师家里看到林公的“十无益”格言,老师让他把“十无益”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并语重心长地给他讲解内容。海都报连续解读林公“十无益”,又让他重新温习一遍,他说“仍然收获良多”。

薛老师告诉记者,“我用‘十无益’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迷失时为我照亮引航,踌躇时鞭策自己前行。它如一把尺子衡量着我的每一个脚印,是否有悖先哲?是否有违自己的良心?我也是这么教我的学生们的。要有作为,先学做人,完全可以先学习林公的十句格言。我认为,林氏‘十无益’格言,对当今仍具积极的教育意义。老师当年对我的教诲,可谓用心良苦。海都报的连续报道,让今天的人们重新看到林公的‘十无益’的价值,林公格言令人振聋发聩,值得一直传颂下去。”

国庆期间三坊七巷办家风家训展

“《海峡都市报》有关林公‘十无益’的报道,大家看了触动很大,社会正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三坊七巷社区学习促进会闻进会长说,不光林则徐家族,福州很多名人家族都留有家风家训,很有意义。

国庆节开始,福州市文明办、福州市妇女联合会、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联合在刘家大院,举办“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展”。展览中,选取了三坊七巷30多位名人的家风家训,并做详细的介绍。

闻进会长说,纵观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如林则徐、严复、沈葆桢等人,扮演了历史推手的角色。他们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有不同建树,这些成就与其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福州刘家大院后人刘肇绍先生说,海都报对林则徐“十无益”的解读,读起来很亲切,刘家也有祖训,与林公也分不开关系。祖上刘齐衔是林则徐亲自上门提亲的大女婿,林则徐知道大女婿正待应举,立志报国,满心欢喜为其书写对联“闻木樨香无隐乎尔,知菜根味何求于人”,希望爱婿自立自强、仕途光明磊落。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