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贽超
海都讯 在天空中,3704号行星被命名为“高士其星”。高士其,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或许很陌生,但在上个世纪,他是孩子们心中的“高士其爷爷”。他的科普作品,在那个科学知识还较为贫瘠的年代,仿佛清风拂面,启蒙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
今年是高士其诞辰110周年,为配合央视拍摄高士其专题纪录片,高士其之子高志其近日回到福州,回到了位于鳌峰坊东口的高士其故居。海都记者对话高志其,谈及父亲,高志其表示:“很多人都知道父亲是一位科普学者,但其实更早一些,父亲就在用科普进行抗战了。”
细菌瓶破裂 导致终生残疾
谈起父亲的每一个故事,高志其都满是尊敬与感念。高士其原名高仕,后来为自己改名“高士其”。“之所以改名,父亲说是‘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
高志其介绍,高士其于1918年考入了清华大学,随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当年,父亲的一位姐姐因病去世,给了父亲很大触动,认为中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需要更好的发展。”于是,高士其转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
而命运给了这位“天之骄子”巨大打击。在一次研究脑炎病毒的过程中,装有病毒的瓶子破裂,病毒损伤了高士其的运动中枢,给他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但高士其还是坚持读完了博士课程,并回到了中国。
抗战年代 他的科普简洁易懂
“父亲在他的自传中写到,当时中国正在经历战争,疫病横行,因此父亲就去医院工作。”但当时的政府医院腐败黑暗,高士其一怒之下辞职。后来认识了“科学大众化运动”的陶行知等人,便共同参与到儿童科学丛书的编辑写作中。
抗战时期,高士其首先关注到战壕中的卫生情况很差,因此作了《战壕热》一诗,提醒士兵注意虱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作为细菌学的博士,高士其意识到了日寇打细菌战的可能性,应邀创作了《防毒面具》、《细菌与人》等作品。其中《菌儿自传》中,他用拟人的口吻简述了细菌特性,《我们的抗敌英雄》中将白血球比作抗敌英雄,将抗战形式与细菌科普相结合,在当时的社会非常受欢迎。
“在当时民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宣传科普是很困难的。父亲将日常的歌谣和科普相结合,朗朗上口,简洁易懂,实用性强。”高志其说。
一分钟写四五字 仍坚持创作
“从为人父的角度来说,他或许不算一位合格的父亲。”高志其表示,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又一直笔耕不辍地坚持创作科普作品,很难对自己的孩子表达关怀,“他自己都是个病人,需要我们全家人去照顾他。”
现年63岁的高志其是一位辞赋作家,同时也患有糖尿病合并白血病。父亲高士其对待科普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影响了高志其一辈子。“开始他还能口述,由工作人员记录;到晚年他连话都说不出时,便毅然决定自己手书坚持创作。”高志其说,当时父亲的手指都已经弯曲变形,连拿笔都有困难,一分钟只能写四五个字,满纸都是划痕,“正是因为这样,他必须不停思考,打好腹稿,字句精炼、严谨。”
在2005年高士其诞辰100周年之际,高士其故居重建,高志其为布置故居竭尽全力。他希望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科普工作,“父亲写的不少科普文字,在现代依然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