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书香/闽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乐营前模范村 80多年前的梦想乡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乐营前模范村 80多年前的梦想乡村

“新街”老照片
长乐营前模范村现状
黄展云先生
 

N海都记者 李熙慧

今年9月,长乐营前海星村进行拆迁,涉及营前新街的骑楼文保建筑。经过本报调查反馈之后,长乐有关部门将划在拆迁范围内的骑楼重新进行调整,对涉及的民国骑楼予以保护。

福建本地学者研究发现,这条短短不到一公里的骑楼街道,竟然是上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村建设的努力。模范村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示范点,并在去年成为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实践基地和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乡村建设研究基地。同时,它还被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会列为乡建文化实践基地。

孙中山秘书试验模范村

营前,古称瀛洲,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屯兵设营于此,故称营前。来到营前模范村,道路两侧是显眼的骑楼,向西一直走到闽江边,可以清楚地看到罗星塔就在江对面。沿街的骑楼大都是一层店面,二层居住,走到其中一户人家中,发现内部的设计别有洞天。

外面涂满了水泥,可一进门是中式宽敞的天井,排水管道造型是竹节式从房顶迂回到大门两侧的内部,将雨水排入下水道。二层和一层的房间环绕着天井一圈,二层装有中式的木窗与天井隔开。

“房子使用已经快90年了,可质量还是很好。”当地居民陈先生说,以前在骑楼靠近江边的地方,设有农贸市场、碾米厂,很是热闹。对面就是马尾,船只往来便利,很多人都来此做买卖。

黄展云研究会学者、后裔陈熙先生介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爱国志士展开了“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和福建长乐成为三大试验基地,长乐营前模范村即是黄展云的试验基地。

1928—1933年,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秘书、时任福建省农工厅厅长黄展云践行“三民主义”,前来试验模范农村,与其助手、周恩来留法同学黄朝平一起成立了“营前乡自治委员会”,实行地方自治。

在此后的五年多时间,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包括在乡村设立农工银行,发放农贷,扶持农民发展生产;设立成人班、妇女班、夜校扫盲班和乡村幼稚园;开办农贸市场和多个工厂,全力发展工商业;开展卫生防疫,建西医医院,推广接种牛痘;组织警备队,维护社会治安等。

在那个没落和离乱的年代,如此的理想和试验显得与众不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赌不嫖,甚至不随地吐痰等文明气象,自然也让营前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的“模范”。但这些改善民生的改革,后来为当局所不容,1933年8月,“营前模范村”被撤销。

骑楼成早期商业地产

“在泉州南安华侨经济繁荣的地方,也有和模范村类似的骑楼,有些商业至今都很繁荣。”华侨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梁春风说,以南安官桥立新街为代表。这些骑楼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很可能和当时的农村建设观念有关。

他说,20世纪初,福建各地农村社会呈现出衰败景象,农村生产关系基本上还停留在封建的中世纪时代。土地问题严重,耕地荒芜、地价下跌、生产凋敝,乡村土匪活动猖獗,广大农民生活绝对贫困化。

1929年,黄展云发动农民改造闽江河滩,打入木桩填土为地,不占用一分农田,建成了一条大道,道路旁盖起一色两层高的楼式店铺,形成全新的商业街,人们称为“新街”。

新街骑楼样式,灰砖楼房,每十幢间辟有小巷,利于交通与防火。骑楼的屋顶,都有相通的平台,每两户合建一座进出屋顶平台的半亭式分厝,楼前则有避雨人行道。除店铺外,还建有邮局、海关及其他服务设施。

陈熙介绍,建设“新街”,黄展云的初衷是用一间间骑楼从地主、乡绅的手中换取土地,再无偿分配给赤贫的农民,以实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随着商业街的落成,大批商店的开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商业网,货畅其流,市面繁荣。

黄展云又在江边新尾街一带修建大型农贸市场,木顶棚、水泥地,货架摊位排列整齐,既遮风避雨,又便于管理。渔业基地就近设在农贸市场附近,即捕即销,减少中间环节,采购更为简便,极大地繁荣了当地农村的经济。

1929年11月,柳衣刊登在《福建民国日报》上的《营前模范农村游记》中就写道:“从街头到街尾,并没有车马的喧嚣与男女的奔杂。……理发店、青果摊、点心铺等居多,除丁柴店和米店,大菜馆也有一个,杂拌的苏广铺也有,什么手电啦,手巾啦,票包啦,以及许多化妆品,引得许多不见世面的长发辫的乡姑娘围着看。”

陈熙说,1929年11月到12月,《福建民国日报》连续刊登柳衣的《营前模范农村游记》,真实地描述了当时营前模范农村在孙中山乡村建设思想指导下呈现出的新面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