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青蒿神药 福建专家也曾研究
为了一床棉被 邻居掐架互告
点链接欲换积分 被骗2万余元
便民自行车点 高峰期一车难求
老人滑落泥田 民警救起送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蒿神药 福建专家也曾研究

李常春教授接受海都记者采访
 

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关铭荣/图

海都讯 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斩获大奖,她说“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其实,青蒿与福建颇有缘:近半个世纪前,多名福建专家也研究过青蒿,福建医科大学药理研究室的教授李常春就是其中一员。

为治慢性支气管炎 开始研究青蒿

“屠呦呦得奖,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颁奖当晚,在福建医科大学的职工小区里,91岁的李常春守着电视,看得很激动。他说,“文革”期间,他和多位同事也研究过青蒿,可惜,没能提取出结晶。

尽管年事已高,但李常春仍清楚地记得往事,说到动情处,他挥舞着双手,不时蹦出几句流利的英文。他说,当年屠呦呦等科学家研究青蒿,是为了研制新药,攻克疟疾,但他和同事研究青蒿,是为了攻克慢性支气管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工人、农民、军人吃了很多苦,上了年纪常咳嗽,全国掀起一股浪潮,各地研究院、医院争先挖掘民间的偏方、秘方。李常春和七八个同事分成两组,下了课常凑在一起,筛选各种中草药,进行分析研究,这样的实验持续了一年多。

“青蒿,我们也研究过。”李常春回忆,当年,他们到药店买了晒干的青蒿,约一公斤,取一半切碎、磨成粉,倒入玻璃圆桶,一边用酒精浸泡,一边低温加热。约20个小时后,酒精挥发掉了,桶里只剩干粉,浅绿中带点黄,却还不是结晶。当时,他们挺纳闷,翻看了很多古代的中医药书籍,又试验了多次,也没能成功。

青蒿研究不成功 却有意外发现

多年后,李常春还在猜想,可能是当时的研究方法较粗糙,才导致失败。他说,当时,他们没有科研经费,只能从教学的试验费用中抠出一点钱,自己买中草药,逐一地用酒精浸泡、加热,尝试提取结晶。而屠呦呦从古书中得到灵感,采用乙醚提取法,溶解了更多的有效成分,才如愿获得青蒿素。但是,乙醚挥发很快,试验时较费钱,当年李常春和同事囊中羞涩,压根没敢想过。

尝试了20多种中草药,李常春和同事的研究没持续下去。幸运的是,在简陋的设备下,他率先从黄花夹竹桃的果仁中,提取了黄花夹竹桃素结晶,可降低抗癌药的用药量和毒性,还可作为强心药。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