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1版:教育/兴趣班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国卷后 高考作文怎么写
你被“伪教育”情怀 毒害了吗?
当快乐足球小将 本周末走起
“小青果”学空姐 助力青运会
爸爸妈妈进校当“老师”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被“伪教育”情怀 毒害了吗?

 

80后职场妈妈,热爱写作,乐于分享。清华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美国TESOL认证教师,专业从事教育培训管理与职业规划咨询。个人微信号:zwmyf-2014

那天看到一位家长问刚刚上完周末辅导班的孩子:“宝贝,感觉怎么样?要不要报名?”“不好玩,老师一点都不好玩。”小朋友一脸不悦。“哦,那我们就不学了,这些老师真差劲!”妈妈带着孩子,一蹦一跳地走远。

在我看来,这位妈妈丧失了一次训练孩子深度思考的机会。哪里不好玩呢?如何去看待一位老师呢?不好玩的事情就没必要做吗?其实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看出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变得或阳光,或自私,或胆小,或主动。

我们的身边总是缠绕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比如要顺应孩子的选择,比如保护孩子的天性,比如一定和孩子平等沟通。但是看看我们现实的世界,请问有哪一个公司会“完全顺应员工的选择”?有哪一个组织机构是“平等沟通”的?我们现在所信仰的某些教育理念,究竟有多少和实际社会接轨,值得深究。一味宠溺或者平等地对待孩子,到底会培养出一个未来“精英”还是职场“巨婴”,还真不好说。而恰恰有一些家长,迷失在海量的育儿理论里,反而丧失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和做事准则,令人不禁唏嘘。未来的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工业4.0的社会,是一个情商高于智商的社会。我们尝试想象一下,20年后,一个年轻人要面对父母、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六位老人,在工作场合也会有多位“老领导”指导工作,他是要“平等”还是要“容忍”?20年后,知识更新的周期会缩短至1-2年,我们的孩子是要“任性而为”,还是要主动学习,不论好玩与否?

所以,我认为做父母的首先不要迷茫,更不要放任,让孩子接受现实的残酷性,并能够主动寻找幸福和乐趣,才是最核心的生存能力。BBC有一部优秀纪录片叫《人生7年》,制作团队通过49年的跟踪拍摄,得出14位来自不同阶层孩子的成长秘密。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婚姻,健康的性格,都与孩子的成就密切相关,而所有这些的起点,就是父母的点滴言传身教。太多的教育情怀,有时也要做个理性的“断、舍、离”。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