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贽超
海都讯 在永定振成楼的中厅挂着两副楹联,一副说人品,一副谈福报。福建国学堂梁浩老师认为,振成楼的主人林逊之清楚地知道,人品修养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和万事兴,一座振成楼,最多时有130多人共同居住,只有家中每个人都恭俭谦逊、端庄有礼,家庭关系才会和睦。
恭俭、谦逊、善良、言行合一,这些要求看似老生常谈,但是大多数人未必能够做到。梁浩提到,现在很多人在教育孩子时,不愿教孩子善良、生怕孩子吃亏,“老人常说,没有真正的吃亏,也没有真正的占便宜。家长一味地偏爱,对孩子未必是好事。”
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
“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这副对联出自清代著名经学家惠士奇之手。“在振成楼中,不少楹联其实都带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恭’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块。”梁浩解释,这副对联想要表达的,便是人品恭俭的重要性。为人处世恭俭谦逊,就如空杯装水,把自己放在低位,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寿’有长远之意,为人恭俭谦逊,与人交往和谐顺利,发展更为长远。”
对于下联,梁浩表示,古人有云“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我们看到很多文章,能够千百年流传至今,莫不是给人以极大的启迪与思考。做人也是一样。”很多人可凭一时投机取巧获得荣华富贵,但绝不会长久,唯有品行端庄、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恒久的成就乃至流芳百世。
教孩子善良,本身就是大智慧
中厅中还有一副楹联“言法行责,福果善根”,同样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修养提出了要求。现代社会,有法律、规则可以遵循,因此说话做事都应遵循法度、言行一致。而“福果善根”则表达了中国人一种朴素的道德观念:“我们老说善有善报,在没有法度的古代,我们会把这种期待寄托于神灵;但在有法规的今天,其实每个人做合乎规范的事情,就是做善事,不与规矩冲突,也自然有善报。”
梁浩介绍,在《周易》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说明善良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家庭和睦的要求。林家家族人最多时,有130多人共同居住,“每个人都善良、谦逊,相互之间没有争斗,大家族自然和谐。”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亏,不教给孩子善良的品格。”梁浩认为,这样对于孩子的爱是自私的,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老人常说,没有真正的吃亏,也没有真正的占便宜。我们只看到孩子眼前不吃亏,而一个不善良的孩子,将来与其交往之人也不会是善良的,日后或许要吃大亏。”敢于教会孩子善良,是相信孩子有能力、有智慧去面对人生,这才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