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蓉 文/图
海都讯 生意上门,你是否曾出于礼貌,主动伸手挡门为宾客“请”梯;上班时间临近,人满为患的电梯警报大作,好不容易挤进电梯的你,是否曾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出电梯,却又立刻机敏地闪入电梯,为骗过警报而沾沾自喜?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大家并不陌生,然而这些不良的危险动作,为乘梯安全埋下了隐患。
记者走访了解到,半数以上的电梯故障发生在门上,如何规避不良的使用习惯,将有助于减少电梯的故障率。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州仓山万达、宝龙、鼓楼等附近商场和写字楼、医院,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们,悠闲逛街的一家老小,搭乘电梯上下的人络绎不绝,然而他们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乘梯的“危险动作”。
危险动作一 堵门不走 超重非上
昨日上午8点25分,记者在鼓楼区五四路一写字楼看到,电梯刚抵达一楼,还没等里面的人出来,外面就有人开始往里挤。先进去的上班族,多集中在门附近,后面进来的人只好在人缝中挤来挤去。
很快电梯内就人满为患了,超载提示的“嘟嘟”警报声大作,电梯门也因为大家的衣物、包包阻挡无法关闭。在大眼瞪小眼和劝退声中,最靠近门边的三个年轻人无奈退出了电梯,终于电梯警报取消,电梯开始缓慢地关门,而这时,退出去的一名年轻人,又小心翼翼地挤进了人群中,挺胸收腹,抱着书包,成功躲过了“慢半拍”的感应器,电梯门顺利地合上了。
解析 超载非上 实属危险
超载非上,主动“请”门等,生活中的这些习惯,为何会成为危险动作呢?
对此,福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师傅向记者解释,电梯的乘客重量是靠轿厢的重量感应装置测量的,当发现乘客超重时,会报警停止运行。但现在出行高峰期时,每趟电梯都是挤得满满的,重量都是报警的临界状态,电梯一直处于满载运行。由于电梯轿厢的乘梯空间有限,靠近电梯门的乘客的包包、衣服就有可能导致电梯门无法关闭、甚至在关闭过程中发生夹挤的危险。并且长期的满载、重载,也会加速电梯机械部件的老化磨损。
危险动作二 伸手或侧身挡门 为贵宾请门
很多人在乘坐垂直电梯时出于礼仪,会让他人先进入或出去。
昨日下午,记者在仓山一带的宾馆以及写字楼看到,接待员看到有客人上门,常常会为他们一手挡住电梯门,另一手作“请”的姿势。有的是提前帮客人们按下按钮,电梯一到,电梯门打开,接待员站在了电梯门中间为宾客挡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三分之一的接待员在电梯口都有过这样的举动。
解析 老电梯不少是触板式 小心被“夹”
据了解,目前在用的电梯门上都安装了感应保护装置,分为触板式和光幕式。“但这个装置是保护装置,并非乘客用来控制电梯门开关的工具。”所谓触板式保护,门两边会有两三厘米伸出来像舌头一样的部分,就是安全触板,它是电梯一种关门防夹的安全保护装置。
“当有人经过门时,如果电梯正好要关,需要用身体或者手碰到触板,电梯门才会弹开。”王工程师说,但是在弹开的过程中,身体或者手会先被碰到,虽然不会造成大损伤,但是毕竟电梯门是机械设备,关门是有一定的撞击力度,就有可能让一些“痛感”神经相对薄弱的乘客,感觉被夹“疼”,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在此基础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成本降低,光幕式保护装置出现了,电梯门两边分布着密集的红外发射点和接收点,如果有物体挡住了射线,门就不会关上,不需要近身触碰门。可是由于历史因素及改造成本原因,目前福州还存在不少老旧电梯是靠安全触板实现的,为此,伸手挡门,有被夹的风险。
危险动作三 好奇作祟各种“摸”
上下电梯,成人们已司空见惯,但孩童却有好奇心。
记者在商场乘梯时,爷爷奶奶牵着两三岁孙儿的小手,进入了电梯。然而调皮的孙子,总是忍不住在电梯壁上触摸,而爷爷奶奶则忙着聊天,丝毫没有注意到小孩的动作,门边、角落缝隙等,成了小孩喜欢触摸的“地带”。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年轻人,进电梯后,突然放松身心,会慵懒地靠在电梯门板上暂作休息,而这存在安全隐患。
解析 以为会弹开 却将手夹住
不论电梯感应保护装置是触板式还是光幕式,乘梯时都要多加小心。
去年3月,在福州一公司工作的小黄下班时搭乘电梯,在电梯准备关门时,他听见了同事的声音,“稍等一下!我马上!”当时正在发短信的小黄没有想太多,就用手伸进正在关闭的电梯门中,想挡一下电梯门。小黄说:“平常都是这么做的,因为电梯的门如果感应到门中间有异物就会弹开,但因为低着头,却没有发现电梯门这次根本没有弹开。”
之后,小黄发现手被电梯门夹住了,就本能地把手抽开来,电梯门“砰”的一声就关住了,电梯也随之下行。“虽然手并没有被夹得多严重,但现在想想还是挺后怕的。”小黄表示,幸亏反应比较快,将手及时抽了出来,否则手就受伤了。
为何用手挡住了,电梯门还是关上了?
通力电梯的王高工解释:“因为红外线感应器是安装在电梯厅门门板与轿门门板之间的,若随手挡门,有可能因为只是把手伸在门板的位置,并未让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目前,大众习惯性地用手挡门其实是不良习惯,毕竟任何的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的感应与反应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错误的操作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危险。
人梯沟通区 只有按钮面板
门框、门缝、门下,对于这个危险地带,轻易不要去靠近。王高工介绍,在乘梯过程中,电梯门是一个会运动的部件,所以它是不可以靠近跟触摸的。电梯设备中与乘客“沟通”的只有一个便捷、安全的装置——按钮面板。
乘客在大堂外通过外呼按钮召唤电梯,只需要选择自己要去的方向。待电梯到达后,快速进入电梯,若有进一步动作,应通过电梯内部的按钮界面来完成。在轿厢内的按钮,基本都能完成乘客对电梯的任何操作,如开门或关门、或上或下,发生故障的紧急呼救等。
乘梯请遵守这些“规则”
电梯是一个机电控制的自动化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在此,也提醒市民乘电梯时遵守一定的规则。
规则一:遵循“先出后进”原则,先让电梯里的乘客退出轿厢,再让老人、小孩、残疾人先进;等候电梯时应站在梯门右侧,出电梯时应从右侧出,避免相互拥挤;电梯关门时,不要用身体挡门或强行挤入;当电梯超载,不要心存侥幸,非进去不可;楼层按钮按自己要去的层,按一下就可,不要连按一串以及反复按,更不能用伞柄、钥匙等物品代替手指操作。
规则二:通过按钮控制,乘梯时离门远点;电梯门开启时,不要将手放在门板上,防止门板缩回时挤伤手指;电梯门关闭时,通过开关门按钮控制电梯,不要用身体或物体阻挡电梯门的关闭,以免影响关门动作甚至受伤。乘坐电梯时应与电梯门保持一定距离,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报警按钮等待救援,切勿自行扒门、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