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龙海
10月23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并降息,自2014年11月22日以来的连续降息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下调至1.5%。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多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在逐步下调。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理财师建议,买银行理财产品可选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
活期利率下调
10月23日,央行在降准并降息的同时,全面放开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正式进入利率市场化时代。
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除了活期存款,各家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存款期限的存款利率。而对于活期存款,除了少数银行将存款利率保持在0.35%外,绝大多数的银行下调为0.30%。也就是说,多数银行的存款利率不升反降。对此,不少人感到十分不解。
但在一些受访的理财师看来,活期利率不升反降的现象,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更大,对银行来说,让储户存更长期限,虽然支付的利息相比活期更多,但能获得更长的资金使用时间。”一家国有银行福建省分行理财师林先生说。
随着活期利率的下调,更多的资金将选择相应期限的定期存款,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可以让分散的活期资金形成聚集效应,流向更需要资金的地方去。”上述人士表示。
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3%,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也大大低于6月的5.07%。最新数据统计,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51%,收益率下行趋势仍在延续。
记者在多家银行官网看到,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在售理财产品几乎找不到。记者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官网上找到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的产品,该产品的理财期限为365天,投资门槛要300万元起。不过,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至4.9%的理财产品有不少,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在该行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中,超过一半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到4.9%之间。
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后者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略高于前者。
和银行定期存款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更有吸引力,也更受投资者喜爱,因此,一些银行没有大幅度提高定期存款的存款利率,而是在理财产品上发力,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
□延伸阅读
抓住专属理财产品
理财师建议,目前购买理财产品,可选择中长期限的理财产品,锁定收益。
随着多次的降准降息,资本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这将导致无风险收益率不断下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持续下降,这就是理财师建议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原因。
同时,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资金充分用好投资期。如果买短期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再买新的产品,资金在产品的募集期是无法获得收益的。目前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少则两天,多的要六七天,如果是闲置资金,经常买短期理财产品,将白白损失掉一些收益。
另外,理财师提醒,年底将至,投资者可多关注一些特色的专属理财产品,比如手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一般较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