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林宝珍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生二胎”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没错,要不要生二胎,最纠结的是70后,因为最小的70后也超过35岁了。而35岁,是高龄孕妇的分界线,大于35岁怀孕就要被扣上“高龄孕妇”的帽子。“高龄”意味着,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会比正常年龄生育的女性大得多。不过,专家都说了,35岁只是一个数字而已,40岁以上身体健康的,也照样可以再生孩子。
那么,“高龄”想追生二胎,需要做好哪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准备呢?
关于高龄生娃的困难与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的生育能力不断下降,而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也会比正常年龄生育的女性大得多。
受孕难。统计显示,在大龄夫妇中约有10%~20%存在不孕不育问题,而且这个数字还呈现增加的趋势。
先天性畸形儿。分娩时间越迟,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也随之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下畸形儿。这也是高龄产妇所面对的最大风险。先天愚型胎儿的发生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妊娠并发症。高龄产妇可能面对的还有来自妊娠的并发症。由于年龄大,不少人都可能有轻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可能觉察不出来,一旦怀孕,身体各项机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都会将这些隐性的疾病诱发出来,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更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
高龄产妇生育后还要面临一个养育和教育问题。作为一名年龄偏大的母亲,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比不上较为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后还要以双倍的精力投入工作,而此时已经年迈的父母可能也难有精力帮助分担一些养育孩子的责任了……这一切都是高龄产妇需要面对的问题。
高龄孕妇怀二胎的保健原则
针对高龄产生可能要面对的种种难题与风险,专家们给要做大龄妈妈女性们一些建议。
孕前补叶酸孕期不要吃太胖。夫妻双方孕前注意营养可提高生殖细胞质量。孕前3个月可适当补充叶酸,避免胎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果孕前没有及时补充叶酸,怀孕后要继续补充,直至孕12周。孕期要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摄入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易致胎儿发育过度,增加风险。
产检要更仔细和全面。高龄产妇特别注意要去正规医院定期产检,做好相应的产前检查和筛查。孕12周前最好做一次B超,在孕16至20周时要进行中期唐氏筛查以判断胎儿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建议在孕20周以后做羊水穿刺,根据胎儿染色体了解胎儿是否有异常。
密切关注糖、血压指标。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孕期要密切关注糖、血压等指标,同时由于孕妇体内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而原来就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很可能由于无法耐受而只得提前终止妊娠。
用一些小技术缓解身体不适。一般大龄女性在怀孕后,会感觉浑身难受。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活动技巧,使孕期更觉舒适。如双腿抬高,或将较矮的物品如抽屉或储物箱翻过来当脚凳,垫腿静卧;练习一些简单轻微的颈部、肩膀、骨盆和足部运动,这些运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并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二胎分娩方式的选择需产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相关链接
谁在生二胎
什么样的夫妇会选择生二胎?广东省一份随机调查显示,高学历且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更愿意选择生二胎;第一胎是女孩,选择生二胎,想追生儿子的人,比第一胎是男孩申请二胎的人要多不少。此外,拿了指标还没想好什么时候要第二个孩子的人占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