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八次会议举行
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群众文化活动点亮鲤城
百封家书 记录两岸共同回忆
200民警演练亚艺安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封家书 记录两岸共同回忆

谢清源望着展板回忆起跨海寻亲的这些年,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N海都记者 刘淑清 文/图

海都讯 两岸老照片家书展,昨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展,共展出《八零后小伙七年跨海寻亲之路》、《余光中:“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等100多张(封)两岸老照片和家书。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本月15日。

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介绍,家书是寄寓乡愁的鸿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遗产。特别是往来于两岸的家书,它是联系亲情、沟通两岸同胞内心世界的纽带。目前该博物馆所收藏的各类家书将近5万封,其中往来于海峡两岸的有1000多封。为筹备这次展览,他们特地从中精选出记录着20个家庭故事的60封家书。“最早的是1894年从台湾写来的,最近的是三四十年前的。”

张丁说,这些家书,跨越百年仍然留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德在家书中有生动的反映。比如晚辈对长辈的孝敬、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同辈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助,还有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的纯洁爱情,都在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遗憾的是,现存两岸家书的作者主要是上世纪40年代赴台的人员,如今健在的已经不多。“希望两岸有关部门尽早联合开展家书征集活动,挖掘其中的故事,编辑出版、展览展示,促进两岸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故事

80后小伙 跨海寻亲终圆梦

在昨天的两岸老照片家书展中,谢清源站在展板前认真地看着关于他和海外乡亲的故事,并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的寻亲故事。

谢清源,一位来自晋江金井镇的80后小伙。300多年前,谢清源家族中的族人迁居台湾,但因为战争等因素阻隔,两岸亲人在1894年后失去了联系,这一隔就是100多年。寻找到海峡对岸的亲人,与他们重新取得联系,成了谢家人的共同心愿。

2008年,谢清源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数代人未完成的寻亲任务。

第一步,他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并参加各地的谢氏宗亲大会。幸运的是,在2009年金门举办的谢氏族谱展上,他找到了澄江派谢氏1874年的族谱,并与台湾彰化县北斗镇的堂亲取得了联系。

2010年3月22日,台湾彰化县北斗镇谢氏堂亲写来的一封寻亲之信,寄到了晋江金井镇的谢清源手上。这是自1874年两岸亲人失去联络至今,晋江的谢氏族人收到台湾堂亲的第一封信。信件里,夹带着族谱资料。两岸亲人恢复联系后一起联手合修族谱。

寻亲成功后的这些年,谢清源与台湾的亲人联系热络,互相往来,而且每天都聊微信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