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寻访榕城美景 追忆历史乡愁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5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榕城美景 追忆历史乡愁
省作协副主席陈章汉认为,评选“榕城十八景”,要让人们读懂景点历史,触摸到人文与生活肌理
陈章汉
江滨公园内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资料图)

N海都记者 李拯 郑靓

海都讯 “八闽雄都,神州名府。北枕莲花,南控五虎。右擎翠旗,左标石鼓。拥三山入怀中,抚二塔于膝下。挈西湖而邀闽水,踞六鳌以望双龙……”漫步闽江边,吟着《闽都赋》,沿着220米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回顾福州历史,您是否感叹:有福之州,斯之谓也。

此次,由伊利集团赞助的海都报“榕城十八景”评选活动的特别顾问、评委,正是《闽都赋》的作者——陈章汉。近日,陈章汉接受了海都记者的专访,在他看来,评选“榕城十八景”,不仅能展现福州美景,也可以让人贯古通今,回眸过去,展望未来。

撰九篇赋文,闽都文化“大百科”

陈章汉是省作协副主席、耕读书院院长,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号——九赋轩主人。15年前的夏天,陈章汉写下《闽都赋》,也开启了他“赋”的创作历史。《春声赋》、《鼓山赋》、《马江赋》……前后共9篇赋文,不仅在韵律间展现了榕城山水之灵秀,更是一套闽都文化的“大百科”。

“林则徐的恩师陈寿祺说过,‘非福人不能来福地,有龙脉才会有龙泉’。”陈章汉说,爱我福州的前提是知我福州。海都“榕城十八景”评选,让他想起了17年前,江滨公园内福州历史文化长廊的建立,这幅恢弘的历史画卷,以《闽都赋》为起点,展现八闽古都纵横2200年的史诗。

如何评选?先“到达”再“表达”

“好看的风景很多,但人文和自然结合的景观,才有更深刻的意义。”陈章汉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榕城之美,岂止“十八景”?他认为,“榕城十八景”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景,还要透过纵深,发现耐人琢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以三坊七巷为例,在陈章汉眼中,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眼前的建筑与小吃,还在于那些深藏坊巷背后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要让人们读懂景点历史,触摸到曾经的人文与生活肌理。”

陈章汉认为,寻访“榕城十八景”,必须抵达景点的历史深处,了解它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到达’的过程。”陈章汉说,不是浮光掠影,不能浅尝辄止,而要登堂入室,了解景点的核心、本事在哪里。

“到达”之后,还需“表达”。陈章汉说,许多历史也许蒙尘,也许抛荒,也许遗忘,但一挖到它们,就要弘扬,影响更多人关注我们的宝藏。

有反思,才能激发人们的乡愁

7月10日,罗星塔下,青运圣火点燃。陈章汉告诉记者,当初征集火种采集地时,他就力荐罗星塔,“评选‘榕城十八景’,罗星塔也应占一席之地。”

“罗星塔是国际公认航标,是闽江门户,也是船政文化发祥地。”陈章汉说,罗星塔是近代中国强国梦的见证者。《闽都赋》中,陈章汉如此描述:“温麻船屯,吴航锚地,罗星塔灯,曾引郑和泊此候风,七下西洋。林公少穆,开眼看世界,师夷以制夷;船政学堂,敞门育群英,济海兼济世。”

如今的罗星塔,经过马江海战炮火的洗礼,依旧巍然伫立,塔下的高阜也辟为公园。谈及此处,陈章汉也回忆起了2014年莆田新二十四景的评选,他用了两个词来概括其中的深远意义——“反思”和“乡愁”。“将莆田新旧二十四景做了一个对比,会发现不少已经消失了。”陈章汉说,

这让人心痛,更应引起反思,“有反思才会有力度,才能激发人们的乡愁。”在陈章汉看来,一个地方的代表性景点,最能唤起乡愁,能够让人留恋江山,留恋历史,承启斯文。

征集令

欢迎读者继续推荐美景,配以美名。请将照片、美名发送至hdsyb111@126.com,并讲述其新老故事。照片一经刊登,将获得高档酸奶、牛奶一提(12盒),并有机会获得iPhone6S一部。

本次活动由伊利集团冠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