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包打听/气象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临水顾影 戏台轻唱
冷空气还要逗留两天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水顾影 戏台轻唱
水榭戏台风雅古朴,重现古时达官贵人的“小资”情调
阁楼没有台阶,假山暗藏秘道
修缮后的水榭戏台,重拾最初的使命,成为听戏的好去处 拍客:王昌庶

N海都记者 李拯 郑靓

海都讯 池底涌泉、长年不涸的私家园林水池上,一座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水榭戏台悠然静立,临水顾影数百年。徘徊在戏台之上,仿佛仍可依稀听到锣鼓声声,戏子台上引腔写意,贵宾台下触景生情。

水榭戏台,是三坊七巷唯一宅院戏台,也是福州唯一现存的水上戏台。戏台建水上,不仅显示主人的高雅显贵,更体现出设计者的睿智和科学构思。

明看只有三间门后暗藏玄机

走进郑氏大院,明看是三间,但两边的木门背后却暗藏两间。古建筑专家王勇坚介绍,这就是所谓“明三暗五”的格局设计,“郑宅始建于明代,当时礼法森严,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配享有五开间的厅房,房主只能如此取巧,才能建起五开间。”

水榭戏台设于花厅内,跨水而建,凌水若波,亭台丽影,倒映水面。所谓“花厅”,其实是“私家园林”。王勇坚介绍,古时显赫家族的豪宅,通常都设有园林,一般建有厅堂或双层楼房,植花树、掘池塘、造假山,再配上小巧典雅的亭台楼阁、小桥水榭,精巧典雅。

水池里的水,为何能长年不干涸、不发臭?工作人员说,这是古宅建造者的匠心所在。原来,水池与水井连通,地下活水不断涌出不仅能净化空气,还有音响效果,利用水面的回声使乐音更婉转悠扬。传说,住在附近的居民想听戏但又进不来,只要坐在自家水井旁,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戏台主人书香世家

戏台今犹在,可见筑台人?古人为满足观戏嗜好,无心插柳,却为闽都文化留下了富有戏剧性的一页。

郑氏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但水榭戏台究竟是何年所建,如今已难以考证。不过,至少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郑鹏程入住时,戏台就已经存在了。世居三坊七巷的郑氏,是福州有名的书香门第,郑鹏程的母亲何玉瑛,更是精通诗词音律,琴、画、音乐尽皆精妙的闽中才女。每年正月初三办春酒或有其他婚嫁喜事,郑家人都盛情邀来众多亲友,他们坐在花厅楼阁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

到了清道光年间,宅院归孙翼谋家族所有,此后长期为孙氏子孙居住。孙翼谋是道光二十年举人,也是“中国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的亲家。他为官正直,尤其善于判案,深得左宗棠赏识。史载,孙翼谋病逝时,“丧还之日,民赴送着塞于路。”

阁楼没有台阶古人如何登楼

如今的水榭戏台,于2007年7月开始修缮。曾参与水榭戏台修复的专家介绍,当时,水榭戏台木构出现腐朽、虫害,近三分之一的建筑及园林已毁坏。老福州陈奋隼回忆道:“修复前的水榭戏台,主座曾一度被一家拉链厂给占了,花厅园林也被改为工厂仓库。”

为了尽量恢复原貌,专家采用“镶牙式修复”法,尽量保留利用原有的构件,对原有木头做防腐、防蚁处理,更换、补齐缺失烂掉的构件,为了协调,更新的木头不上色,只是做旧处理。2009年4月,修复后的水榭戏台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

有意思的是,戏台对面二层阁楼并没有台阶,观众该如何登楼呢?专家告诉记者,修复工作启动时,他们也发现阁楼居然没有台阶,“幸好,当时的老住户回忆起小时候捉迷藏时,曾从假山上的台阶上过二楼。”这段回忆解开了专家们的谜团。现在,新修复的假山上,有盘旋而上的台阶直通二楼。

“榕城十八景”第二批候选

西禅梵钟(西禅寺)

水榭戏台(三坊七巷)

刘家大院(三坊七巷)

闽刹之冠(鼓山涌泉寺)

石鼓摩崖(鼓山佛窟)

缤纷海螺(海峡奥体中心)

飞凤艳影(飞凤山奥体公园)

潋滟闽江(闽江夜景)

穿林巨龙(金鸡山栈道)

花样青年(青年会)

欢迎读者继续推荐美景,配以美名。请将照片、美名发送至hdsyb111@126.com,并讲述其新老故事。照片一经刊登,将获得高档酸奶、牛奶一提(12盒),并有机会获得iPhone6S一部。

本次活动由伊利集团冠名支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