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伟强 陈小芳/文 马俊杰/图
海都讯 说到莆田李氏,白塘人都会骄傲地说,他们来自大唐皇室血统。这支望族先后建立了12个政权,称帝称王者达60余人,这在中华姓氏上是十分少见的。目前,莆田李氏约有11万人左右,其中白塘李可谓是始祖。每逢吉日,分布在各地的李氏后人都会回到白塘洋尾村祭祖。
在白塘洋尾村,“唐安王世裔宋制干名家”这副李氏楹联几乎为李氏后裔通用,延续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但每年李氏后裔都会不厌其烦地手写更新,因为楹联里有那份不能忘记的历史印记。
白塘李是莆田李氏始祖
“陇西派衍”和“陇西世第”是李氏人家常见的门额题匾,它道出了莆田李氏的来源地——甘肃省以临洮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唐代是李氏入闽的主要时期,以李渊的二十子“江王”李元祥后裔居多,李元祥4世孙是入闽始祖李万康,他的后人迁至今天的涵江区白塘镇洋尾定居,为白塘李氏始祖。
白塘李氏宗亲会会长李金星告诉记者,白塘李可以说是莆田李姓派系的始祖,之后衍生出来的其它派系都是白塘李的后裔。五代后汉,李万康的后裔还从福州三山泉湖迁居今仙游凤山前县勋阳,为汾阳李氏始祖。
莆田还有一支“蔡王李”,出自李渊的叔父蔡王李蔚后裔,这一派系在两宋期间,中进士的达20多人。李金星说蔡王李最早发源地在黄石清江一带,之后却没有再传世下去,现在莆田几乎没有这一派系的李氏后人。
有一部分莆田李氏是“火德李”。唐朝最后一个皇帝被朱全忠杀害,仅岁余的幼子李熙照由堂叔李开来带到福建邵武抚养成人。李熙照后裔李火德子孙遍布海内外,有一支迁入仙游屏东山。“火德李”这一支派还有清吏部尚书李光地,现台湾李氏也多为李火德后代。
莆田李氏还有一支是汉代大将军李广后人。五代时,李广的后裔随王审知入闽,定居福建尤溪、江口等处。此外,莆田还有凤山李、莆禧李、湖山李、山坪李、龙洲李等派系。
一个村子 四个李氏祠堂
曾经前往省级文化名村——洋尾村游览的人,大多会留下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李氏在洋尾村有四个祠堂”,对于这个疑问,李金星笑着说,一个村同姓氏有四个祠堂,这在全国都很罕见。其中3座李氏祠堂聚集在面积不大的洋尾村李角,聚集密度之高,更为罕见。李金星告诉记者,早年修缮大祠堂时,是工人发现宗祠上雕刻的龙特别多,还说龙雕在古民居和祠堂中很少见。
记者了解到,李富祠、李氏大宗祠、州牧祠、祁阳祠四座古祠堂都是白塘李氏的宗祠。
“陇西世泽长,洋尾家声大”一联道出了白塘李氏显赫的家世,自宋至清有进士98名,举人62名,职官216名。如今的洋尾村仍保留着白塘科第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历代李氏后裔出人头地者。李金星说,古时只有进士者才能上榜。
一副楹联贴了上千年
走在洋尾村李角自然村,随处可见“唐安王世裔宋制干名家”楹联,这些楹联均为手写,其中有不少联为“唐代安王长世裔,宋朝制干大名家”,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李金星说,这副楹联可谓白塘李氏代表性楹联,大多数后裔每年都会更新楹联,但楹联内容千年来都不曾改变。上联表达的是白塘李氏显赫的家族史,“我们是出自皇室,有皇家血脉,”李金星自豪地说,下联颂扬的是李富。李富,涵江乡洋尾人,宋元丰八年(1085)出生,不仅是著名的抗金英雄,还是莆田“乐善之士”第一人。据史书记载,李富在莆田境内建造大小桥梁34座,堪称莆田之最。这些精巧美观的石拱桥,把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的兴化平原连成一片。他还十分重视教育,曾捐巨资建卧云轩、梅峰书院等,聚徒讲学,当时理学名士如王进之、黄庚、林观、刘孔修等都出自其门下。
李金星说,之所以将“唐安王世裔宋制干名家”称为白塘李氏代表性楹联,是希望后人能汲取楹联所代表的精神,多向先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