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7版:城事/重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氏入莆 开三大支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氏入莆 开三大支派
王氏人口数排名莆田第九,主要分布在涵江江口、仙游云庄等地
崑山王氏宗祠前的石匾,记录族人迁入时的壮观地理环境
王氏宗祠内的楹联
王氏宗祠大门的楹联
王氏宗祠大门楹联:“三槐家声大,汾水世泽长”

N海都记者 李伟强 陈小芳 文/图 实习生 杨张平

海都讯 在莆田,王氏人口数位列第九,而提到王姓,大家都会想起首屈一指的“闽王”王审知。晋永嘉年间,中原八姓衣冠士族随王审知入闽,至今一千七百多年。闽王后裔到莆田后,分衍出三大支派。其中,“乌台铁汉”王回、“敕赐狂生”王迈、“忠烈名臣”王家彦等,均为“文献名邦”可歌可颂的历史人物。

莆田王氏 多属王审知宗亲后裔

“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学士;公孙父子,七人拜相九封侯。”莆田姓氏源流研究会王氏委员会会长王金良说,这副联为全国王氏通用楹联,也是王氏代表性楹联。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担任宰相者共有104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92人。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除了上述的宰相人数,王氏还有一个其他姓氏没有的特点。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福建大多王姓都认王审知为先祖。闽国开建时,武夫凶悍,兵将气焰嚣张,其他王姓族人害怕他们,便谎称自己是王审知的后人,希望不被欺凌或被提拔重用。后世延续先人的说法,于是基本上忘记自己本来的先人。王审知的儿子和养子共有12人,第十子王延政后裔王保隆,在宋朝任莆田县令,居住在今新度镇。长子王仁晔,居住在东里,为东里王始祖。次子王仁晰,居住在汤埔,为汤埔王始祖。小儿子王仁暄居住在汤塘,为汤塘王始祖。后代散居莆田各地开族。

莆田王氏更多是属于王审知宗亲后裔。唐末,王瑛跟随族亲王审知兄弟率兵入闽,居住在泉州石鼻村,他的孙子王拔迁到今莆田江口前王居住,为王氏入莆始祖。王拔的后人开创了王殷世系、王真世系和前王王氏。分为三支的王氏产生了不少门额题匾,包括太原巨族、琅琊衍派、三公槐树、开闽传芳和一甲梅花。

庭院种槐树寄语 后人入朝为相

昨日,海都记者在莆田王氏后人的带领下,前往仙游县榜头镇云庄村王氏宗祠,探访宗祠内的楹联文化。记者了解到,在该宗祠附近还留有一座“槐塔”。王金良说,槐塔、槐树说的都是王氏先人王祜[hù]。

“三槐家声大,汾水世泽长”这对王氏祠堂通用楹联讲的是北宋王祜在庭院种植三槐的故事。

王祜字景叔,担任中书舍人,史馆修撰。相传,王祜曾经在庭院内种下了三株槐树,并说道:“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然入朝当了宰相,世人尊称三槐王氏,并以“三槐”作为王氏的代称。

上联寓意莆田奎山王与太原王一脉相承。下联汾山就是现在的灵川东汾,讲的是王氏先祖王回的故事。

王回字景深,宋熙宁六年进士及第,官授松滋县令。当时该地有用人祭鬼的风俗,王回到任后禁止,最后废除了该风俗。鉴于王回的功绩,世人用对联来歌颂,希望王回正直不阿的精神可以永传。

旧时“堂前燕” 原系王氏先祖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你可知诗中为何要提到王谢呢?“堂前燕”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堂前燕”的由来还得从王谢说起。

王金良说,在莆田王氏常用的楹联中,“紫燕红鹅说旧家,曲水昆山展新姿”一联同样也是讲述王谢的故事,并且可以很好地解释刘禹锡诗中“堂前燕”的由来。

东晋王谢是金陵人,世代从事航海,有一天他跟着一对穿着黑色衣服的老夫妇来到他们家,老夫妇把二女儿嫁与王谢。后来王谢辞别回去,看见屋梁上有两只燕子,于是他招呼燕子停在他手臂上,他发现燕尾上系着写有诗句的纸条。次年春天,燕子同样系着纸条来了。

联中的红鹅则是与王羲之爱鹅有关。东晋会稽山有一位老人家养了一只鹅,它的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买不到,就带上亲朋好友前去观赏,那老太太听到王羲之要来就把鹅杀了招待他,王羲之为此叹息了好几日。还有一次,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想买,道士说要他写《道德经》才肯将鹅全赠予他。于是王羲之很高兴地写完,将鹅换了回家。下联中的曲水与昆山,都指仙游县王氏的聚居地。

从琅琊到莆田 出“敕赐狂生”

王金良还向记者推荐了王氏的一副有故事的楹联“东晋家声琅琊衍派,敕赐狂生光禄寺丞”。他说,琅琊王氏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朝末年,王离之子王元为躲避秦乱,迁至琅琊,成为王氏支派之一。

楹联上联中说本支王氏家族是从琅琊郡迁徙到江南莆田的。下联说的是南宋诗人王迈。忧国忧民,敢于直言强谏是王迈一生最为突出、最为可贵的品格。他敢于替人民讲话,不怕得罪上司和同僚,甚至在皇帝面前也敢冒死谏诤,曾被宋理宗骂为“狂生”。著名诗人刘克庄在王迈赴任官职时写诗为他送行,诗中有“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贵全”的赞誉之名。

除了“敕赐狂生”王迈以外,被世人称为“元祐名臣”的“乌台铁汉”王回,一生忠君爱国、正气凛然的“忠烈名臣”王家彦,他们同样也是王氏名人中的代表,同样也是“文献名邦”可歌可颂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