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城事/重点
3上一版
 
捐筑木兰陂 三余七朱陈林吴顾
海都小记者周末学摄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捐筑木兰陂 三余七朱陈林吴顾
水利工程木兰陂在修筑时得到十四大家的捐助,其中朱氏就占了一半
黄石琳井朱氏大宗祠柱子上的楹联
琳井朱氏大宗祠

N海都记者 陈小芳 李伟强 文/图 实习生 杨张平

海都讯 “一门三将相,三世七封侯、三科十进士,七代八乌台”,这是朱氏祠堂的代表楹联,道出了朱氏家族的盛况。朱氏,唐朝时入闽,后人在莆田开辟了两大支派。莆田著名水利工程木兰陂的成功修建,也与朱氏有着莫大的关联。

莆阳朱氏分两系 人口全市排第六

据《兴化府志》记载,莆阳朱氏源自颛顼帝的后裔。颛顼帝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叫安,赐姓曹。西周时期,周武王分封诸侯,将曹安的后代曹挟封于山东邾城。春秋时期,邾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邾国子孙以封地为姓,即邾氏。后去掉“阝”旁,改邾为朱。

颛顼传至唐朝宰相朱敬则已有一百零七世,朱敬则是莆阳朱姓各世系之共祖。据原莆田朱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朱玉龙介绍,朱敬则的子孙后裔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先后有三支入闽,在福州、莆田、仙游、建阳等地定居开族。第一支是朱敬则的第八代孙朱玑的“琳井朱”,也称“古田朱”;第二支是朱敬则第八代孙朱王丑的“石阜朱”;第三支是朱敬则的十五代孙朱松以及朱松儿子朱熹的“紫阳朱”或“考亭朱”。

朱玉龙说,目前莆仙朱氏就是“琳井朱”和“石阜朱”两个派系,集中分布在黄石和东峤三地,人数大约有13万,在莆田排名第六。两个世系始祖朱王丑、朱玑同为朱敬则的第八代孙,祖籍都在河南,入莆时间相近,定居地点相邻。

除了“石阜朱”、“琳井朱(古田朱)”以外,莆田还有部分朱姓人士是“紫阳朱”或“考亭朱”。据有关资料记载,宋政和八年,朱敬则的十五代孙朱松于由江西婺源到福建政和任职。后来迁任尤溪县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松的儿子朱熹在尤溪出生。朱熹号紫阳,又在建阳考亭开族,故世人称“紫阳朱”或“考亭朱”。今闽北朱姓多为朱松、朱熹之后。

太湖祠倡建者 是三一教主高徒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的太湖祠,其是朱氏在莆田的一大宗祠之一。“太一函三开夏午,湖心若海济羣生”大门口的这副楹联,说的是朱氏后人朱慧虚的故事。

其是太湖祠的倡建者,为玑公的二十三世孙,是莆田三一教主林龙江的四大高徒之一。

相传,林龙江在临终前将一枚古印交给了朱慧虚。几个师兄弟便逼着其把印章交出,双方一直磨到了阔口桥。朱慧虚摆脱不了大家的纠缠,于是将印章丢到了阔口桥下。没想到过后不久,秀屿区埭头镇南坂村的一位渔民在海上捕获了一只鱼,渔民剖开鼓鼓的鱼肚发现了丢失的印章,并交给了朱慧虚。南坂村村民一直保留着关于这枚印章的传说,该印章一次只能印五张,而且张张灵验。

朱慧虚过世后,亲属扶着灵柩路过东山村,不料村民要收过路费。亲属上前解说道:慧虚一生教书传道,清贫如洗,哪有钱给你们。村民不依不饶,即说如果慧虚有灵通,就叫他显灵给我们看看。话刚说完,只听“啪”的一声,灵柩自动竖起。村民见状,赶忙跪地求大师宽恕。据传,林龙江生前对众弟子说,莆田南有壶公山,北有九华山,西有三紫山,唯独东边面临大海,倭寇兴风作浪,应有个镇邪之物。世人猜测,朱慧虚将自己的墓地选址在东面海岛上,就是为了去当守护神。

修建木兰陂 朱姓捐田占一半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你可能不知道,木兰陂的建成和朱氏有着莫大的关联。

据《木兰陂志》记载,继钱四娘、林从世两次筑陂失败之后,第三次由李宏应诏来莆建筑木兰陂。因工程浩大,耗资极巨,到后期资金拮据,面临功亏一篑之虞。这时,水南(今黄石)有十四大家响应劝募,共捐资七十万余缗[mín]助李宏筑成木兰之陂。后来,又捐财在陂南建水闸导水东下。循水道所趋,十四家又献出私田四千九百九十多亩,以浚为大沟七条,小沟一百有九条,备蓄水以灌南洋数十里之田。这十四家中朱姓就占一半,余姓占三家,还有陈林吴顾姓四家,即人们常说的“三余七朱陈林吴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