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袁丽群 文/图
海都讯南平建阳区徐市镇,是一个山区小镇。这里没有北上广的繁华,也没有江浙沪的富庶。但令人惊诧的是,多名大城市的“精英”却慕名而来,并且都在一家名为“龙泰竹业”的公司扎根。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的南平市。在位于南平市建阳区徐市镇的永泰竹业厂区内,记者看到,一套完整的设备把“毛竹—竹板—成品生产—数控成型—静电无尘喷漆”的工艺串联起来,制造出了竹碗、竹桌子等大大小小的产品。据悉,该厂的订单九成出口。
放浴室也耐潮的产品 拟明年上市
据了解,南平是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和笋竹主产区。目前,南平全市现有3个“中国竹子之乡”和2个“中国特色竹乡”,竹林面积609.4亩,农民人均年竹业收入2500余元,约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南平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竹制品企业,给宜家家居供货的“龙泰竹业”就是其中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企业成立于2011年,短短的四年时间,就成为全国首家竹业新三板上市企业,现有产值超1亿元,产品九成出口。
“宜家产品很多竹制品,来自南平建阳。”昨日,福建龙泰竹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连健昌介绍,目前,竹的生产工艺已变革一新,产品不再只有简简单单的竹菜板等,竹餐桌、竹书架等大物件已琳琅满目。
“国外对环保产品的接受度,暂时要高于国内。”连健昌表示,目前,厂里生产的产品九成都出口,国内销售得很少,除了市场接受度的差异外,国内潮湿天气多,产品的技术瓶颈——能防虫但难防潮,是硬伤。
不过,连健昌说,该“硬伤”明年就会解除,与农科院共同研发的耐潮产品已在最后的试验中,产品放在浴室也不怕,将很快进军国内市场。
两分三十秒 小板材压出三只碗
“竹子的再生能力只需要五六年,木材需要几十年。”南平市市长林宝金介绍,竹子的工艺创新,对减低木材的需求非常有帮助。
“以往,一根直径10厘米的毛竹,价格约20元,传统工艺造出的产品,价值至多为50元,但自动化的工艺可创造出超百元的产品。”福建龙泰竹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磊是一名海归,主要负责制竹工艺的研发。提及为何来到小镇里的企业,他感慨,“看中竹业的市场前景。”
目前,在闽北竹制品行业率先配齐了毛竹—竹板—成品生产—数控成型—静电无尘喷漆的全套设备。
“既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又实现产能的大幅度提升。”冯磊举例说,过去,包装车间20多个工人忙碌一周,才能集成一大货柜。如今,在自动化流水线上,18个工人一周能完成3个货柜的产品包装。公司一周的生产量,是传统作业条件下同规模企业一年的出产量。在现场,机器将一块板材压模制成大、中、小号的三个碗,只花了两分三十秒。
据悉,该企业拟在海西工贸城竹产业园,建设三期300亩竹基高性能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届时,产值将大大提升,而国内市场或迎来竹制品的高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