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园借地施工 但愿没有下次
□追评1+1
高校“剩宴”不妨设“浪费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剩宴”不妨设“浪费榜”

背景:日前,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带他在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食堂吃饭,他发现很多学生有剩菜剩饭行为。记者暗访数日发现,福大至诚学院食堂里设有“文明督导员”,多数学生能做到“光盘”,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浪费现象,有的学生买了一大盘饭菜,几乎没动筷,就端到回收区倒掉。(据昨日本报A09版)

要给大学生浪费“立此存照”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虽犹言在耳,可不同原因之下,大学食堂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教育、监督、惩罚等,当然应多管齐下。不过,在大学生“粒粒皆辛苦”的感受与自觉节约意识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不若借鉴“社会诚信库”经验——如对“老赖”上榜公示法,可借来一用。

例如,学校可制定相关节约规定,依规在食堂安装一些监控设备,可同时、同步播放于食堂中,也可轮回播放,并将浪费者的图像圈定、明示于众;且对多次浪费依旧、屡教不改者,提出批评,也一并公示,甚至可因此影响其学期品德考评及学分积累、升级过关等。

“人要脸、树要皮”,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在此镜鉴之下,当然不愿被“立此存照”、记入学籍而终生蒙羞。如此,则不需专门的监督员,即可确定和固定浪费证据,既让浪费者心服口服,也令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再辅之以全方位的教育,则自觉践行节约美德的目标,就能在大学生中树立而起。   (陈怀瑜)

让节俭意识扎根脑海

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长大的孩子,为何不懂得节俭呢?

其实,食堂的饭菜分量过大和“文明督导员”督导不力,这些都是浅层的原因,若心中有节俭粮食的自律,何须他人监督。再者,试问,那些倒掉大量剩饭而不心疼的学生,他们只在大学食堂里不知道节俭吗?肯定不是。我想,他们无论是在家里、社会上,还是在校园里,可能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不懂节俭的陋习表现出来。

说到底,培养节约意识,这需要从小就不断地刺激,强化孩子对“节俭是美德,浪费可耻”的认识,培养孩子慎独的情怀。当然,这需要教师、家长以身作则,才能让节俭的意识在孩子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黄齐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