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天下/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辛:好作品应该写在人民心坎上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辛:好作品应该写在人民心坎上

他是知青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深入刻画了一代“上山下乡人”几十年的人生轨迹。三十多年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记忆时代却又感动时代的优秀作品。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当代著名作家叶辛。

十年知青生活是人生宝贵经历

46年前,我19岁,从上海到贵州农村插队,艰苦的条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举三个细节:第一,住的是泥墙茅草屋,没有窗户,我们在墙上凿一个洞,在洞里嵌一块玻璃就是窗户。男知青还好,女知青生活很不方便,泥墙茅屋干裂以后,裂出一条条的缝,她们只能将报纸塞在缝隙里,再贴一张报纸来阻挡墙面透光。第二,上海是一个平原城市,几乎没有山,云贵高原就不一样了,有句话叫“开出门来就爬坡”,随时要准备上坡和下坡。第三个细节就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当地有句俗话叫“贵州人怕不辣”,跟当地老乡说做饭不要放辣椒,结果炒出来的菜还是辣的,老乡说不放辣椒他就不会做菜。由于水土不服,很多人皮肤都长出黑块,很痒。

我在贵州农村插队一共10年7个月,从最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结束我都经历了。那十年的蹉跎岁月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10年7个月是我人生一个宝贵的经历,我的作品如《孽债》、《蹉跎岁月》等都与这段经历有关。

用作品呈现历史、警示后人

在写《蹉跎岁月》这部长篇小说时,我有三个想法:一是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二是想写出不同知识青年的不同命运;三是这段岁月虽然过去,但希望我们能正视并认真对待,汲取教训留给后人。小说出版和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我想原因就是作品反映了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

人们对当年那段知青岁月的回忆有说青春无悔的,有说青春有悔的,有说整个青春都荒废的,我都能够理解,而且我觉得都特别真实。当年知青大约有两千万人,怎么可能要求这两千万人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但在那段艰苦的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要生存下去,这是对这一代人的磨炼。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无论是后来从事了什么职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相信都能够坚强地面对。

我前后写了十本和知青有关的书。2008年,天津白话文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叶辛知青作品总集》。知青这段岁月虽然过去,但是我想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曾经走过这样的弯路,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以“知青”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初衷。

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我写过一部反映农民进城务工的小说叫《问世间情》,主要讲的是上海农村进城务工者组建临时夫妻的现象。我最早关注这个社会现象是在1998年。先在广西南宁,后在广东,再后来在上海近郊,我都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哪怕到了现在,情况依然存在。

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让我开始着手创作关于他们的小说。但是真正当我开始写的时候,就碰到了麻烦。因为我不熟悉这个群体,要写好他们,就要走进这个群体。后来我深入到一个合资工厂里,和工人们交朋友。在那里,我和工人一起在食堂吃饭,还去了他们住的地方。他们的收入不低,最低工资每月有三千多元,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8个小时,收入已经很好了,但是他们的感情世界、精神需求却存在无法弥补的空白。

《问世间情》这个作品所反映的临时夫妻现象,应该算是一种灰色婚姻,介于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之间,介于应当和不应当之间,存在合情的可能但又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新时代的农民工们不但希望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也有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应该考虑到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在写《问世间情》的时候,我就希望能通过我的笔触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关注到农民工除了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文艺工作者处于社会舆论的前沿,反映基层民众的呼声,我们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

好作品能让社会变得温暖

去年,我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作品是立身之本,文学创作者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我认为,习总书记提到的“人民”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于作家来说,就是要带着一颗热爱人民的心深入到生活当中,怀有深切的感情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对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包括我刚才所说的农民工群体,想他们所想、视他们所视,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创作出人们喜爱的文学作品。

好作品永远来自人民当中。优秀作家应该是将作品写在读者的心上,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生活、亲近生活,发掘出能够让我们这个社会感到温暖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是好作品。(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人物  叶辛,1949年生于上海,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简介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