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拯 郑靓
海都讯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这是1923年,叶圣陶笔下的烟台山。
烟台山有着媲美鼓浪屿的老洋房建筑群,这里曾聚集着17国领事馆、百余座洋行、8座教堂、3家教会医院、11所教会学校和难以计数的洋人公馆。尽管不少建筑已有破败之相,但漫步其中,仍能找到老福州的韵味。
石厝教堂:银杏落叶惊艳
古朴典雅的石厝教堂,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乐群路22号,由花岗石砌成。这栋哥特式教堂,由香港工程师设计,施工队伍来自福州本地。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侨民集资筹建石厝教堂,5年后正式落成。
与福州其他教堂不同,石厝教堂主要面向侨居在榕的英国人,建筑形式、命名方式都是典型欧式,连神甫都是由侨民集资聘请而来。乐群路一带,曾聚居了许多外侨,石厝教堂建成后,来自各国的基督教徒都到此活动,故有“国际教堂”之誉。教堂原本建在坟区之上,随着人流量的增加,逐渐发展为街市。
“文革”中,教堂曾被挪作他用,多处纪念物不知所终,包括记录着一战时阵亡英侨名单的纪念坊。1992年,石厝教堂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12年开始抢救性修缮,教堂前的两株百年风水树也得以保存下来。每逢银杏叶落时,石厝教堂都会有令人惊艳的美景。
汇丰银行:开启福州近代金融业
塔亭路上的仓山区文化馆,百年前因“五口通商”繁华一时,孕育了福州近代金融业。1867年,英商在此设立汇丰银行福州分理处,次年升级为福州分行。日军第二次占领福州时,英国人提前撤走,日军驻进银行。
老福州陈兆奋回忆,1944年的一天,日军抓了一个游击队员,后来游击队员从银行墙边滑到马尾巷,那里的居民帮他逃脱,被惹怒的日军要实行“三光”政策,“我父亲是位医生,还通晓日语,出面与宪兵队谈判,化解了这场血光之灾”。
独立厅:孙中山曾到此演讲
汇丰银行旧址旁,有一座白色外墙的英式建筑。百年前,这栋楼名为“桥南公益社”,仁人志士们以发展体育、查禁鸦片、义务救火等活动作掩护,建立组织、宣传革命。因此,这里也成了福州辛亥革命的大本营——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总部。
1912年4月,刚刚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应邀来到桥南公益社,与福建同盟会同志畅谈,关怀黄花岗烈士遗族情况。随后,孙中山发表了即兴演说,亲书“独立厅”三字牌匾悬于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