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陈贽超
海都讯“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这几句出自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千字文》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的韵文,是古代儿童识字、启蒙读物。如今幼儿园里开设国学班教授《千字文》,孩子不理解上面的语句回来问家长,把市民吴女士给问住了。
家长:幼儿园学古汉语太难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福州一家幼儿园读大班,每周都要学习一两句《千字文》的内容。“孩子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内容,长大了也就忘记了。”
另一位市民林女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千字文》中还有一些与现代社会思想相悖的封建思想,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批判地理解”比较困难。
记者向该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到,他们确实有给孩子们上这样的国学课,小班学习《弟子规》,中班学习《三字经》,大班学习《千字文》。“我们并不是让孩子去识字或了解文意,只是希望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老师介绍,他们会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做活动,让孩子们去了解。
儿童学国学应“不求甚解”
“南怀瑾老先生说,读好‘三百千千弟子规’,算是入了传统文化的门。”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介绍,在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都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卢美松认为,让学龄前儿童接触国学是有必要的,“难题是在于怎么教。”
李老师一直在福州从事国学教育,她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国学的重要性,但具体怎么学,社会各界也都在摸索。“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出现了断层,教育也一样。”
卢美松建议,老师本身要对国学足够理解,才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以诵读为主,讲故事、讲道理为辅,理解字意文意这些都不重要,让孩子们“不求甚解”。“虽然小时候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形成氛围后,长大再进行汉语或古汉语的学习,相对就比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