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5版:金管家/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买银行理财产品 关注今年两大趋势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6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银行理财产品 关注今年两大趋势

N海都记者 刘龙海

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较为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仍广受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远不如股票,有必要配置吗?”一些激进的投资者对银行的理财产品投去质疑的眼光。对此,理财师认为,一个家庭需要对资产进行配置,配置要多元化,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很有必要成为被纳入配置的品种之一。

受访的理财师提醒,银行理财产品在今年将呈现两大趋势,即收益率下降和净值型产品快速增长,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重点关注这两点。

趋势一:收益率将逐步下降

去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回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年初的5.25%降至年末的4.22%,下降了1.03%,创下两年来新低。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回落,降息是原因之一。自2014年11月至今,央行进行了6次降息,目前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有1.5%。降息为何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为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存款、债券、票据等金融产品,多次降息后,存款、债券、票据等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应下跌。”招商银行福州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齐振彬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3个月至半年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4.5%至4.8%之间,很少突破5%,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不到4%,从而拉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今年还会

再降吗?理财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在理财师们看来,两个因素将支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呈现出往下走的趋势,第一个因素是存在降息的可能,第二个因素是此前多次降息后,银行原来购买的较高收益率的债券、票据等金融产品陆续到期,理财产品资金池的收益率也将下降。

对此,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可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锁定较高的收益。

趋势二:净值型产品快速增长

目前,多家银行在进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净值型产品是转型的其中方向之一。

此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4)》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化为大势所趋。

银行转型理财业务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另一个是监管部门的推动。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抢食理财产品市场,甚至推出一些净值型产品,让银行倍感压力。

监管部门推动银行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为了打破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此前,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未来力求打破“隐形担保”与“刚性兑付”,引导商业银行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该《办法》要求,预期收益类产品计提50%风险准备金,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仅为10%。根据该规定,出于发行成本考虑,银行也将更有动力发行净值型产品。

自去年以来,多家银行将净值型产品列为发展的重点。数据显示,至去年上半年末,招商银行净值型产品规模4539.20亿元,较去年初增长87.07%。某国有银行在去年一季度发行了首款以新股申购为主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将净值型产品列入今年的重点规划。今年初以来,银行继续加大力度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该行在1月份就发行了3款净值型理财产品。

理财师提醒,净值型理财产品无法预知产品实际收益率,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另外,银行对该类产品一般要收取销售费、托管费、管理费,投资者在购买时应考虑这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