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 在全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长乐纺织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寒冬。作为长乐传统支柱行业,如何度过冰雪严寒,迎来春暖花开,是摆在长乐纺织业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长乐纺织业不负众望,在举步维艰的形势下率先给出了破解难题的答案。
“企业唯有抱团取暖,互信互助,才能挺过寒冬。”昨日,记者采访时,长乐市经编协会会长陈建龙如是说。
那么,如何抱团取暖,互信互助?早在去年初,为缓解纺织业资金周转困难和融资难,长乐龙头纺织企业便依托自身实力,与长乐两家银行主动合作,创新增信增贷模式,引入供应链融资业务,为下游客户搭建授信准入担保平台,帮助他们在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
这一举措,无疑是雪中送炭,提振了长乐企业的生存信心,带动了长乐纺织产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长乐市规模以上纺织业完成产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8.8%,并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称号。
龙头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应急资金
2015年9月,长乐市某纺织公司在长乐一家银行一笔3600万元贷款就要到期,却无钱还款,如果不能按时还贷,企业信用等级将受影响,往后贷款更难。
面对这一难题,该公司向长乐市经编协会提出了一笔应急资金申请,经编协会在综合考量其生产经营、民间负债、诚信度等情况后,决定给予支持,并立即与贷款银行协商转贷事宜,待银行同意续贷后,再由协会中龙头企业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向该申请企业提供应急资金,帮助其还款。该申请企业获得交通银行续贷后,再把钱归还力恒锦纶公司。
“这样一周转,企业信用就得到维护,不会产生不良记录。”长乐市经编协会会长陈建龙介绍,这两年纺织行业不景气,一些企业资金回笼困难,不能及时归还银行到期贷款。然而,按银行惯例,企业向银行续贷,必须先还旧才能借新,企业只好向民间资本借债还款,“过一次桥,伤筋动骨一百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协会推出了这种增贷模式。
不过,如此高风险的担保行为引起了不少人质疑。“整个过程完全基于银企双方的信用,这是我们能够安全运作的一大特色。”陈建龙说,重诺是长乐纺织企业文化,这与现代契约精神一致。长乐市民营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厚,企业一旦失信将难以在长乐立足,这就对企业经营行为形成了软约束,可有效控制风险。同时,长乐市纺织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凝结度高,一旦出现商业银行失信未转贷,则不再与其合作,以此增加话语权,规避商业银行不守信行为。
据了解,自2014年4月推出至2015年末,协会龙头企业力恒公司已累计为长乐市154家企业提供应急还贷资金22亿元,为当地企业节约3300万~4400万元民间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上游企业无偿为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担保
“面对市场下行,企业应该抱团取暖,大企业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陈建龙介绍,为解决担保难问题,长乐经编协会还和中国银行、长乐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了信用证产业链融资。当下游企业申请信用证授信额度而又缺少抵押物或担保人时,由上游企业无偿为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担保。
“简单地说,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在银行提供担保,银行批给下游企业授信额度,并限制授信额度只能用于向上游企业采购付款,银行审核贸易真实后,下游企业用授信额度开证给上游企业,信用证到期后下游企业付款。”陈建龙介绍,由上游企业担保所开出的信用证及银行承兑汇票,必须专项用于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这就加快了上游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而且银行只需对上游一家担保企业进行审核,将授信审核时间缩短了一半。
截至2016年1月20日,中国银行和长乐农商行已为长乐企业批复授信额度合计2.62亿元,还有2.48亿元申请正在办理中。
长乐推出多举措 助企业渡过难关
长乐市政府相关领导介绍,作为我省民营经济的发源地,长乐市中小企业众多,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企业遇到了短期融资困难。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债务风险,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去年,长乐市连续出台《关于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公共建设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加贷款额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15年末,长乐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709.05亿元,同比增加84.57亿元,增长13.54%,成为福州辖区首个贷款突破700亿元大关的县级市。
其中,纺织业贷款余额345.49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70.57%,同比增加32.54亿元,同比增长10.4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8.89亿元,同比增加14.48亿元,同比增长 12.65%。
至去年12月末,长乐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4%,低于全省、福州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