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1版:莆田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导读
今起降雨 告别晴天
敢想敢拼小员工成大老板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想敢拼小员工成大老板
福建斯锐达贸易公司总裁陈晓炜,他在涵江的“洋货超市”刚开业就成热议话题;他眼中的莆商,善于把握机会、眼光长远、敢交天下朋友
陈晓炜

开栏的话: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莆商的足迹。许多人知道莆田,都是从接触莆商开始,最后得出结论:莆田人是中国的犹太人。

古时地少人多,多数莆田人被迫背井离乡求生,莆商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商帮活跃在世界各地。民间很早就有“无兴(指兴化商帮)不成镇”,“无莆不成市”之说。如今,世界上共有200多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在民营医院、木材、珠宝、建筑建材、民营加油站等行业尤为突出。一直以来,这个群体都是兴化父老的骄傲,莆商的拼搏与智慧也成为人们赞誉的精神力量。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中心将推出专题策划“莆商面对面”,海都记者将走近这些敢想敢拼的莆田商人,全景展现、诠释莆商特有精神,探索莆商致富奥秘,勾勒莆商精彩人生。

N海都记者 陈小芳 文/图

海都讯 近日,陈晓炜在涵江的洲友商品配送运营中心刚开业,就成为莆田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老家的生意,让这个常年在外的莆田商人有了不少回家的机会。

预见商机,抓住契机,成立贸易公司后,他将老家莆田选为第一个试验城市,福建斯锐达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陈晓炜希望能给家乡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平价的进口商品。作为莆商群体的一员,陈晓炜将“诚信”作为自己一如既往的原则,并希望子女也能够真诚待人,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朋友。

回乡开贸易公司 带给乡亲优质“洋货”

洲友商品配送运营中心是莆田首个自贸区直销中心。陈晓炜告诉记者,他是涵江涵东街道人,在南京读完大学后就去了厦门工作。因为学的是外语,陈晓炜的第一份工作便与贸易有关,当时他是公司里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工作上出色的表现让陈晓炜很快脱颖而出,他参与了公司不断壮大的计划,最后还成为公司的股东之一。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陈晓炜发现了“海淘”这个商机,他认为将国外的优质平价商品带给国内老百姓并不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

去年,福建自贸区成立,福州成为跨境电商试验城市,陈晓炜抓住这个契机,成立了福建斯锐达贸易有限公司。陈晓炜确立了自己的理念:“我的受众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或者是小朋友,他们不像年轻人可以娴熟地使用网络海淘。”而陈晓炜出售的商品以优质平价为重点,“国外有很多优质的东西,而且价格都很亲民,我希望国内的老百姓也可以用到。”

莆田是陈晓炜成立斯锐达贸易有限公司之后选的第一个试验城市。“莆田是我的家乡,我了解莆田的市场,希望莆田的老乡能用到这些优质又平价的商品,同时也带回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诚信为本 莆商交天下朋友

敢想敢拼是陈晓炜对莆商的最大印象。陈晓炜说,自己的朋友中不少都是在外打拼的莆田商人,涉及批发、医疗、建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这些莆田商人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善于把握机会,有长远的眼光,懂得未雨绸缪。“敢交天下朋友,从而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陈晓炜说,不少外国人都觉得莆商讲诚信懂道义,都喜欢和他们交朋友。

“我之前有个福州的朋友在泰国做生意,认识了一个莆商,这个莆商几乎占据了泰国的龙眼干生意。”陈晓炜告诉记者,后来他的朋友和这个莆商成为很好的朋友,他觉得莆商身上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在陈晓炜看来,在不少行业占据半壁江山的莆商很优秀,能够将很平常的东西变成神奇。

“诚信”是陈晓炜创业经商过程中奉行的原则,也是莆商的一大特点。陈晓炜说,莆田人一般都是白手起家,如果没有信义,赢不了他人的信任,根本无法在行业中立足。“我宁愿自己拿49块,也不要是那个拿51块的人。”陈晓炜说,吃亏是一种福气,以诚待人也成为陈晓炜家教的一部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