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网传救海龟视频 主角是莆田村民
莆田将开拍妈祖动漫游戏和动漫电影
村民筹款修缮 仙宫堂保护完好
冒雨施工 全力推进春节保供电工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时代印记感受文保神韵
村民筹款修缮 仙宫堂保护完好
位于三江口镇后郭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村民长期筹款修缮使得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仙宫堂位于三江口镇后郭村,去年12月被确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N海都记者 陈小芳 李伟强/文 马俊杰/图

海都讯 莆田涵江三江口镇后郭村的仙宫堂,是该村华侨在外的思乡寄托。这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建筑,在民国时进行了重修。得益于当地村民的保护及热心筹款修缮,仙宫堂得到很好的保护。2013年,仙宫堂管委会的一纸倡议就获得了村民们400多万元的捐款,这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村民:仙宫堂是村里标志

昨日,记者来到三江口镇后郭村。一提及仙宫堂,村民们情绪都十分高涨,“仙宫堂可以说是我们村里的一个标志,被评为市文保单位后大家很兴奋。”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仙宫堂。因堂内当天正准备庆典活动,不少村民都在这里帮忙。正对仙宫堂正门处,有一大门正在修建,古式的雕花加上艳丽的色彩,和整座仙宫堂的建筑风格相辅相成。

仙宫堂管委会董事长陈进贵向记者介绍,仙宫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民国重修。坐南朝北偏东,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埕、前殿、天井、拜亭、主殿组成,占地十亩。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式构架,悬山顶。天井、拜亭两侧为卷棚式廊。堂内主祀保生大帝,新加坡樟宜律五条石等地有其分灵,堂内还存有光绪二十三年楹联刻石。2001年时,仙宫堂就被公布为涵江区文保单位。目前,仙宫堂已经入选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管委会:村民筹款铺水泥地

陈进贵说,后郭村有数千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谋生,而仙宫堂就是这些人士的思乡寄托,也是大家在外谈论的中心话题。陈进贵介绍,仙宫堂能有现在的保护状况,这些华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修缮经费都是这些华侨回乡时捐助的。”

陈进贵介绍,现在仙宫堂正在修建中大门,此后将修筑围墙将东西中三大门全部围起,使仙宫堂成为封闭式的规模。他表示,村民们对仙宫堂的支持是文物得以保护的关键,“早前仙宫堂主要靠华侨捐资,现在主要力量则是在家的村民们。2013年仙宫堂要在埕前铺设水泥,管委会一发出倡议,全村就筹集了400多万元,这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他告诉记者,春节前中大门的工程就能完工,今年国庆仙宫堂将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届时海外的村民都会回村朝拜。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