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守底线、保障基本,突出均等、注重公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
要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如期完成、承信于民。
——福州市长杨益民
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肖春道/图
核心提示 当你饿了,不用出门,只要手机下单,很快就有人送餐上门;当你走累了,不用满街拦车,只要手机下单,很快就有快车、顺风车赶来。同样的,当你病倒了,不用直奔福州,依靠远程医疗平台,哪怕身在偏僻山区,也能讨教大医院的专家。福州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电脑、摄像头、网络,将相隔遥远的医生和病人联系在一起,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让基层医生和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受益。
2015年,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福州民生事业显著改善,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福州将持续保障民生改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案例 远程会诊,接力抢救心梗依姆
去年12月,一个平常的上午,77岁的林依姆到福州瀛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她做了心电图,很快就回家了。她没想到,此后的4小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州市第一医院等多位医生紧急接力,才救了她一命。
原来,林依姆刚走,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就发现她的心电图不对劲,但又不敢确诊,他们立即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将心电图上传到福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医师陈萍一看,不妙!依姆有急性心梗,必须立即手术!
医生立即打电话通知依姆,不料,依姆正有滋有味地吃午饭,她挺纳闷,自己虽有高血压、冠心病,可一直控制得挺好,又没啥不舒服,咋会突然心梗?她想在家观察,有空再去医院。
“再晚点,要丢命的!”陈医师很着急,一些老年人发生急性心梗时可能没有不适,但随时都有猝死风险!“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10%!”但这些话医生不敢说出口,怕吓着依姆,只能一个劲地催她入院。一个多小时后,依姆进了医院,医生早已开通“绿色通道”,迅速确诊病情,立即将她送进手术室,仅花了一个多小时,医生就将一个“支架”运送到狭窄的地方,使原先闭塞的血管重新畅通。住院两周,林依姆才康复。
建议 建立制度,保障成果共享
“以前,没有远程会诊,重症病人只能听天由命!”采访中,福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张帆说起一个小故事,2013年,福州一家县医院买了一台乳腺钼靶机,但医生只会拍片,不会看报告,只得把胶片送到省级医院,一来一回竟花了一个月。他很震撼,决心为基层百姓做些事,那年7月,他们在省内率先成立医联体,同年12月,又成立了远程影像会诊中心。
近年,福州市第一医院率先交出了共享答卷——通过“互联网+”,陆续与29家医疗单位联姻,实现了远程视频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B超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教学、远程门诊、远程手术示教等合作,救治了1831名重症患者。而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也在布局“云医院”,研发了全国首个肝病学科的“大数据库”,助力医疗资源共享。
省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郑振佺说,“共享”理念的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机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幸福感。他说,目前最关键的是完善制度安排,保障机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保障基本民生,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展望
2016年,为打造“健康福州”,榕城将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建设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与“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在文化教育方面,加快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开放海峡图书馆、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增中小学学位6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220个。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1.8万套,基本建成1万套。
还将鼓励发展立体停车、地下停车,新增公共泊位6000个;重点抓好闽清、永泰等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老少边贫岛地区发展,全年实现脱贫2.07万人,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000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争取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
数据
2015年,福州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6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年初确定的市级25项7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件件有落实。
新增中小学学位555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160个,在五城区试点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集体办学前教育服务。
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新建92个村卫生所、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
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第二期26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投用。
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5万套,解决8667户群众逾期安置问题。
城镇新增就业14.9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4.9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