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熙慧
海都讯 1822年1月,“泰兴号”在印尼沉没,当时船上载有大量中国陶瓷。1999年5月,“泰兴号”沉船被打捞出水,发现约35万件瓷器。这些瓷器在欧洲拍卖市场一经面世,便引发轰动,成为收藏家追逐的藏品。
2015年,这些瓷器的最初生产地点在福建漳州被发现,并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前日,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15年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记者了解到了这一消息。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完成田野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0项,勘探面积8.35万平方米。其中,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领队主持的福州闽清义窑下窑岗窑址、漳州南靖东溪窑封门坑窑的考古发掘,在对窑炉以及周边工作棚、储泥池、沉淀池等相关作坊遗迹进行清理和解剖的同时,对窑址所在的古代驿道以及外销线路等进行了探寻。考古发掘为福建这些由宋至清瓷器的海外发现,找到了生产的源头,也成为我省历代“丝路帆远”的真实写照。
(福建博物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