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会做手术的“大白”福建也有了
闽公务员考试今起报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做手术的“大白”福建也有了
协和医院引进机器人“达·芬奇”,在医生操控下,成功完成省内首例外科“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身高一米八,有4条手臂
医生在远处的操作台前手脚并用
﹃达·芬奇﹄每次进行手术,都要穿上无菌﹃工作服﹄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通讯员 杨大文 张文明 文/图

海都讯 去年,电影《超能陆战队》里萌萌的机器人“大白”还让人记忆犹新,3月7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也来了个机器人“大夫”。他身高1米8,长得五大三粗,但4条手臂好似章鱼,可自由旋转540度,手指比绣花女还灵活;他的“眼睛”可以三维立体成像,能将微细的血管放大10倍;他“站”在手术台上,将腹底世界“直播”给远处操作台上的医生,在医生的操控下,4手并用完成手术。

这位“大夫”来自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之一,身价超过2000万元,还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鼎鼎有名的天才“达·芬奇”同名。

“上岗”第一天,“达·芬奇”就在该院副院长陈燕凌教授的操控下,切除了一个肝肿瘤,开启了福建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微创时代”。

4手并用 2小时切掉肿瘤

7日,“达·芬奇”来到福州已是深夜,专家连夜组装、调试。8日下午4时,他就穿上无菌工作服,站到了手术台旁。

接受手术的是59岁的龙岩黄依伯。前不久,医生发现他的肝脏中央长了一个肿瘤,约青枣大,位置比较深,又毗邻大血管。陈教授说,黄依伯还有肝硬化,用腹腔镜做微创手术不太安全,要是做传统开腹手术,切口长达30厘米,腹部会留下一条大“蜈蚣”,术后恢复很慢。于是此次黄依伯幸运地成了“达·芬奇”的第一个病人。

手术开始,陈教授坐在操作台前,额头抵着感应器,眼睛对着3D目镜,像操作游戏手柄一样,将4只手指放入感应指套,做前进、后退、剪、挑等动作。这时,站在8米远的“达·芬奇”动了起来,挥舞着4只“手臂”,伸入患者腹腔。其中1只自带光源,把放大10倍的3D画面“直播”到操作台,另3只手臂则不时更换手术刀、剪刀、镊子,一边切除肿瘤,一边给伤口止血。

陈教授的脚也没闲着,双脚控制7个脚踏板,熟练地指挥“达·芬奇”。韩圣华主任医师站在一旁,帮“达·芬奇”做器械安装、更换等操作。

两小时,手术就完成了,黄依伯的肚皮上只留下5个约钥匙孔大小的孔,出血仅50毫升。一周后,他就能出院了。

医生执证操控 全省仅两人

陈教授说,“达·芬奇”的加盟,让医生从手术台上转移到手术台下,甚至远隔千里,也可以遥控手术。“达·芬奇”使医生获得倍增的视力和独特的视野,弥补了肉眼的不足;同时,拥有更灵巧的机械手,可避免手抖;手术更精准,出血少,病人恢复快。他的拿手绝活还有很多,特别适合在狭小的空间里,做一些复杂手术,比如胸腔、腹腔、泌尿系统等肿瘤切除,使更多病人有微创治疗的机会。但在国内,什么样的医院可以配置、全国配置多少台,国家卫生计生委都有明确规定及严格的审批程序。

“很多人以为,机器人是全自动的,其实不是!”陈教授说,机器人只是一个手术平台,全靠医生操纵,这就对手术医生的要求更严格了。去年11月,协和医院首批派出副院长陈燕凌、结直肠外科主任池畔及护士等,到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微创外科中心培训,两位主任医师获得手术操作证书。拿到手术资质,才可上机手术。

【对话】费用高、需资质 推广还要时间

记者:初次与“达·芬奇”合作,感觉如何?

陈教授:首次合作,人机一体,我感觉自己就像奥特曼,获得超乎想像的能力,手术特别顺畅。还有点像年轻人在玩跳舞机,得手脚眼并用,很考验灵活度。

记者:机器人手术,会在省内推广吗?

陈教授:这需要一段时间。其一,开展手术的医生要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获取手术资质;其二,费用比传统手术高三四万元,这笔费用在医保之外,得患者自费。因为“达·芬奇”的采购成本较高,是普通微创手术设备的几十倍,而机械臂最多只能用十次,加上薄膜、机器的折损,手术成本较高,还得由主任级别以上的医师操刀,人工费用也不菲;其三,患者不了解,医生得花更多时间沟通。此次,我们邀三位病人体验机器人手术,只有黄依伯愿意尝试。

我觉得,机器人手术价格高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目前,国内已有机构在研究仿制品“妙手”,只有2只手臂,还达不到“达·芬奇”的水平,但只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国产机器人的研发,相信未来机器人手术有普及的可能。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