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在“煤改气”的大趋势下,福建盛利达陶瓷公司竟然逆势而为,执意上马“气改煤”,与法不符、于理不合。而且,环保部门前往执法,起初还不配合。年初,环保部曾明确,将严惩环评未批先建擅自变动的行为。因此,该企业理应要重罚。
不过,企业称,此举迫于烧煤与烧气的成本差别,倒也道出几分实情,也折射出闽清县煤改气的困境。
在雾霾不时来袭、PM2.5成为热词的当下,任何改善空气的政策、举措,肯定是“政治正确”的。比如煤改气,工厂不烧煤炭,改烧天然气,污染物更少了,空气也更好了,作为市民,我觉得这棒棒哒。
不过,事实总是有两面性。特别是煤改气的实施,在天津、河北、广东、山东等多个陶瓷产区,都出现或多或少的困境,现在又冒出已经“煤改气”的企业却要“气改煤”。这显示,问题有共性,部门需要直面。
简而言之,困境有二,一是气贵,气贵也罢了,还不平衡。同是陶瓷行业,我用贵的天然气,你用便宜的煤炭,这是让我直接输在起步线上。这不,闽清的企业不是有准备搬到漳州去的吗?
困境二是气短。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就给煤改气刹车,表示各地根据资源落实情况均衡有序推进,不能“一哄而上”。
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出,陶瓷企业的清洁能源改造,是否只有天然气一种选择?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政府不要管入口——企业放什么进去烧,只管出口——排放出来的东西是否达标。不达标者,管你烧什么,一律重罚。
近些年来,各种文件也一直在提积极推进“煤改气”,但如何有效推进,却鲜见提及,各地也鲜见成功案例。发布一纸命令很容易,但关键后续政策如何配套,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否则,“煤改气”工程就会像一辆挂了空挡的车,政府部门在狂踩油门,企业却一直调不到挡位,最终车子还是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