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湄洲眼·看湄洲
3上一版  下一版4
 
湄洲岛上 那一片醉人的红树林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6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湄洲岛上 那一片醉人的红树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湄洲岛天然红树林被毁,小岛失去屏障,岛民饱尝苦果;如今,当地政府号召居民,在4500亩的海滩上人工种植出1800多亩红树林,“海岸卫士”再次成为小岛的守护者
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引来了白鹭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栖息
正在浅滩上茁壮成长的红树
已经初具规模的红树林,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小岛

N海都记者 蔡学伟 通讯员 李少庭 詹智琼 文/图

海都讯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及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垮,因此它也博得了“消浪先锋、海岸卫士”的美称。

在湄洲岛西南侧的西亭澳,也有这样一片醉人的红树林,它为湄洲岛抵挡着海浪的侵袭,守护着岛上4万多岛民的安全。更令湄洲岛居民感到骄傲的是,这片红树林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棵一棵在浅滩上种植起来的。每一棵红树,都凝结着岛上政府与居民的智慧和汗水。

岛民曾尝尽毁林苦果

“对于红树林,我们是有过经验和教训的。”湄洲岛管委会农林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岛上曾经是有大片天然红树林的,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无规划的滥采滥伐,以及无节制的围垦养殖,天然红树林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基本消亡。没了红树林的保护,海浪开始肆无忌惮地冲击岛上的滩涂,许多岛民尝到了苦头,养殖的海产被海浪卷走,搭设的渔排被海风摧毁……

吃了亏的岛民们开始反思破坏红树林的教训,1999年,当地政府开始提倡进行红树林的人工恢复,许多养殖户纷纷为种植红树林让路,退养还滩。2001年以来,湄洲岛管委会、湄洲镇政府邀请林业专家现场指导,逐年种植红树林,截至目前,人工种植面积累计超1800亩。

卧薪尝胆 一次次探索

经过当地政府的号召和宣传,当时岛上的居民,对于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功能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要在被毁的红树林滩涂上,恢复原来的植被状况,并非那么容易。

据了解,西亭澳滩涂虽适合红树生长,但由于没有入海河流,缺少淡水冲刷,盐咸度高,红树生长比较缓慢,人工种植试验并不是很顺利。岛上的居民发现,适合浅滩生存的树种单一,长势缓慢,平均高度只有1.5米,生态稳定性很差,一旦遇到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容易导致大面积死亡。另外,由于渔业网箱养殖,红树林保护区成为海漂垃圾等垃圾污染物的重要截留区,严重影响红树的生长繁殖。此外,藤壶等植物的缠绕,也容易让脆弱的红树林树种受到影响,再加上该海域盐度偏高,如果在藤壶附着期降雨量偏少,红树林易遭受藤壶附着,更容易导致红树死亡。

因地制宜 终迎来收获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却没有阻止湄洲岛政府和居民恢复红树林的决心,他们一次次卧薪尝胆,一次次艰难实践,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效。经过总结种植经验和教训,当地政府意识到只有改善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结构,调整好生长环境,同时防治有害生物,并控制人类活动干扰,才能提高红树成活率。

农林水利局的专家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发现这片滩涂适合秋茄树种生长,栽植时间为5—6月。避开当月大潮,最好在大潮刚过两三天,并选择退潮后的阴天或晴天进行。为了保证树苗的顺利生长,他们选用了胎生苗,并采用了三角形插植的方法,最终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

为了给树苗提供后期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地政府要求岛民3年内不得在栽种滩涂上,从事捕捉鱼、虾、蟹和圈养海产及家禽的活动,并通过滩涂改造恢复工程保证造林地地势平缓,不涝不干,海水进入和退出顺畅,让滩涂成为适宜红树生长的松软透气的淤泥质地。

工作人员介绍,为使红树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湄洲岛还专门成立红树林保护区环境整治海上清洁队,清理海漂垃圾,规范管理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

依托红树林 主题公园即将诞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亭澳红树林保护区成林面积约500亩,加上滩涂外围的幼林,共成活了800多亩,初步形成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景观。为了进一步保护红树林,湄洲岛正在抓紧红树林公园的建设。该公园占地约400亩,今年将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园路、观景平台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树林不仅是抗击自然灾害的有生力量,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在红树林种植区内,鱼、虾、蟹以及贝类生物种群逐渐增多,吸引了白鹭、海鸥和远道的各类迁移鸟到这里栖息、觅食。随着红树的不断生长,湄洲岛将依托红树林开发公园,拓展新景点,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湄洲岛建设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湄洲岛将把保护区整体打造成红树林生态公园,用作旅游观光和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最大亮点就是修一条木栈道延伸到红树林内部,让游客零距离接触红树林,了解红树的生存状况,以唤起公众保护红树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