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蔡学伟 文/图
海都讯 “妈祖文化”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妈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妈祖祭典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几天前,妈祖祭典仪式首次面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美轮美奂的祭典场面,让人们对这个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齐名,号称“中华三大祭典”的妈祖祭典充满了好奇。
发源于南宋时期 上世纪90年代恢复
妈祖祭典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举行,分为春祭妈祖和秋祭妈祖两次祭典。最早的妈祖祭典,是指历代地方官员和湄洲妈祖祖庙在特定日期举行的祭祀妈祖的一种盛大礼仪规范。自南宋以来,历代帝王不仅对妈祖频频褒封,还由朝廷颁布谕祭。元代,曾三次派朝臣代表皇帝到湄洲致祭。明永乐则在南京天妃宫举行御祭,由太常寺卿主持,并配备乐舞。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又屡次派朝臣诣湄洲致祭;清雍正复诏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据了解,妈祖祭典在清代时已列入“国家祀典”,与祭祀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的祭典齐名。
因种种原因,妈祖祭典曾中断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在湄洲祖庙工作了近20年时间,印象中祭典仪式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在祖庙圣旨门广场前举行祭典仪式,属于小型行祭,队伍人数一般为72人;有时还有中型行祭,人数增加到168人,变化最大的是舞生从原来的16人改为64人。2003年后,妈祖祖庙天后广场落成,妈祖祭典仪式便移至这里举行。因为面积扩大数倍,在当年祭典上增加了一支百来人的仪仗队。此后妈祖祭典的规模就开始不断扩大。
为了恢复传统妈祖祭典的盛况,已故妈祖专家蒋维锬和一批文史专家当时组成工作小组,赴山东学习借鉴“祭孔大典”。专家们经查清代《会典》,并认真整理、恢复、完善,终于形成了“湄洲妈祖祭典”脚本雏形,之后由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具体实施。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最终就妈祖祭典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取得共识,具体之包括议程、祭文、执事、颂歌、乐舞,表演过程分为5个篇章,即《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等。
仪式升级改编 增强表演厚重感
妈祖祭典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以妈祖祭典为主要内容的《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妈祖祭典从上世纪90年代恢复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但由于最早参加表演的人员多为岛上居民,缺少统一编排,再加上人群不固定,年龄差距大等问题,表演并不十分出彩。2011年,莆田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请来众多民俗专家、舞蹈家、妈祖文化学者等精心编排“升级版”妈祖祭典。
升级后的妈祖祭典在继承传统礼制、仪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气势,人数由原来的266名扩大到456名,场面更加大气;演出人员一改以往由岛上渔民出演的惯例,整套仪式全部由莆田学院大学生担纲展示,队伍更整齐,动作更规范。列队方面也力求层次感,突出立体效果。仪式中,八佾舞部分增加了莆仙元素,更具本土化,更能展示莆仙文化艺术。
此外,“升级版”的祭典增加千人吟诵、敬献花篮等内容,丰富妈祖祭典传统内涵。在器乐上,把哨角改为号头,还原传统;在音乐上,首次增加了大鼓,营造古老的气氛,并将原来的16面封旗号增加到36面,因为妈祖在历史上受封36次,大大增强祭典的仪式性、庄严性、艺术性。
最新版妈祖祭典 融入“海丝”新元素
目前在湄洲祖庙举行的妈祖祭典仪式,是国家一级编导吴玲红于2015年编排的,是在此前“升级版”上的再次升级。最新版妈祖祭典仪式,不仅视觉上更令人惊艳,而且融入了“海丝”主题的新元素,让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更加契合。
新版妈祖祭典在规模、服装、音乐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创新,人数上增加了63人,达到519人。新增人数在初献礼时出现,舞动8条长25米的蓝绸。当蓝绸在仪式现场舒展开时,现场成为一片蓝色海洋,展现出海洋文化与妈祖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这也与送神环节增加7条彩绸、寓意妈祖羽化升天形成呼应,隐喻海上丝绸文化。
时间上,该版祭典仪式缩短为35分,打破以往主祭人、陪祭人一同出场的局面,只有主祭人从天后广场戏台边走向祭祀现场,而所有的陪祭人分成两队站在祭祀现场左右两边大门前,当主祭人走到祭祀现场台阶前,两边陪祭人各由7名穿着湄洲女服饰的司仪引领到祭祀现场,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间,也使得整场仪式顺畅、庄严。天后广场两侧看台也被分成10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站立着一名穿着湄洲女服饰的司仪,引导观众观赏仪式,使得整场仪式融为一体。
吴玲红导演表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形势下,妈祖祭典以弘扬妈祖精神、共谱海丝新篇的原则再次升级,必将为增进两岸四地交流,扩大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