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晋
海都讯 刚刚过了流感季节,宝爸宝妈们又要开始面对手足口病。昨日,记者从莆田市儿童医院获悉,4到9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5月份是手足口病的最高峰期,5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得此病。
医生提醒,预防手足口病的手段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听信传闻,乱打疫苗。
春夏之交湿热手足口病多发
莆田市儿童医院医生提醒,每年4到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段时间,湿热的环境特别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和传播,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发病风险将逐渐增大,因此要少去公共场合,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医生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在学龄前高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伴有发热(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不随意接种疫苗勤洗手是关键
采访期间,有市民听说“打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孩子手足口病”。对此,市儿童医院的儿科专家称,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
据介绍,丙球蛋白确实被纳入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中,但在预防方面并不建议使用,因为随意注射丙球蛋白会给身体带来潜在的伤害,干扰孩子自身抗体的形成,还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还是要遵循传统的预防手段,特别是要勤洗手。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李医生建议,对于0到3岁的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小贴士
手足口病出疹 与痱子有别
夏季,儿童易生痱子,应与手足口病相区别。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李医生告诉记者,手足口病出疹有明显特点,与痱子较容易区分。
手足口疱疹发病部位分布多为离心型的,表现在四肢末端、口咽部、肛周等出现皮疹,多为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此外,手足口病的疱疹不痛不痒,但会出现发烧、流口水等症状。
痱子一般全身都有分布,多见于头面部、前额、颈部、前胸及臀部等,通常是成片出现的斑疹,痱子间的皮肤也会发红,且痱子有发痒及轻微的灼烧感,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