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尤权于伟国参观展馆
“匠心之器”闪耀海交会展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之器”闪耀海交会展馆
海交会今日上午开馆,记者提前探访,发现不少展位彰显工匠精神
福建的大漆
来自台湾的手工黑木陶艺

N海都记者 李拯 陈超/文 林丹/图

海都讯 “赏器即是修行”,展馆内,一处大书“匠心之器”的展位,彰显出本届“5·18”别具一格的新特色。今日上午,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5·18),将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开幕。昨日,记者提前逛展,被不少展位展现出的“匠心”所吸引。在“工匠精神”成为热词的当下,不少手工艺人也迎来了商机。

台湾匠人 每件茶具都成艺术品

台湾黑木陶艺匠人陈良柏是第二次参加“5·18”了。记者探访展馆时,他正在摆弄亲手“捏”出的茶具,小心翼翼地布置着自己的展位。

“这件作品,是我在2012年台湾泥石流灾害后设计的,意在告诫人们保护森林,敬畏自然。”陈良柏拿起一件茶具向记者介绍。见记者露出赞赏神色,陈良柏很高兴,“我设计的茶具,多是不规则的,有些人会觉得‘丑’,福州人民如果喜欢,我就能松一口气。”

在陈良柏的展位上,两幅宣传海报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两个词——淬炼、专注,这就是陈良柏眼里的匠心。他告诉记者,不少台湾年轻人也被浮躁的社会氛围影响,做事情求快速、求简捷、求马上,这也带来工匠精神的缺失。不过,陈良柏认为,随着人们的越发重视,匠心终可回归。

至今,陈良柏已从事黑木陶艺30多年,所有产品都是手工制作,量非常少,但他并不在乎经济效益,而是坚持以质取胜,让每件茶具都成艺术品。

大漆器具 看不到的底料见功夫

白色的布景、艳丽的大漆器具、龙飞凤舞的现场书法……浓缩了福州几千年历史的大漆技艺,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福州匠人林晖自嘲“半路出家”,但也已然有了七八年的经验。

记者在展位上看到,鲜红的大漆茶桌上,摆着精致茶具,桌面“花开富贵”四字飘逸大气,颇有艺术感。林晖坚守大漆制作古法的同时,在品类上创新,增加了市民日常使用的器具,让原本是贵族标识的大漆,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这个茶杯,看似简单,但从制作到完成,要经过100多道工序。”林晖举着一件小小的大漆茶杯告诉记者,这100多道工序不仅一道都不能省略,还得把每一道都做精细,“制作大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工匠精神。”而如今,这一工艺也面临着传承难题。林晖说,大漆器具最见功夫的是漆下底料的制作,但这方面人才少之又少。通过这次展会,林晖期待大漆工艺能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