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章微
海都讯 “疾病以千变万化的面孔出现,远超我们的认识,误诊永远无法避免,医生永远如履薄冰。”近日,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婷博士一篇《我所经历的一次“误诊”》成热帖。
这次“误诊”发生在去年,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吃苹果后呛咳,第二天低烧,陈婷医生一开始诊断为“气管异物”,但小宝宝气道里怎么都找不到异物。出于安全考虑,宝宝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后来才发现是九死一生的“水痘肺炎”。
手术无发现孩子暂进ICU
故事发生的那晚,陈婷值班,患病宝宝的父母是一对从贵州来福州打工的年轻夫妇。
症状与影像均显示,孩子是典型的气管异物病例。但是第二天的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手术中,陈婷和同事仔细查找,都没有在孩子的气管里找到异物。
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建议让孩子到ICU观察两天。原本,陈婷嫌他多此一举,但转念一想,气管镜多次进出声门,这么小的孩子,难免喉水肿,用激素抗炎,等水肿高峰过后再拔管,确实要保险许多。于是和孩子父母沟通后,把孩子送进了ICU。
然而,以为是两天的事,却一直到了第7天,孩子气道的分泌物非常多,总是吸不干净;两次脱机实验,数值在临界状态。ICU于荣国主任认为还是有风险,坚决不同意脱机拔管。
陈婷每天去ICU看过宝宝后,就要面对那对焦虑无助的父母:“医生,到底孩子什么时候能出来?不是我们不舍得,实在是没有钱了。”是啊,ICU每天近2000元的费用,一对贵州来的打工夫妇确实难以承受。
病因非呛咳意外救了命
就这样,拖到了第10天,宝宝突然全身皮肤出现小水疱。追问病史,原来年轻的爸爸在孩子呛咳前两周出过水痘,根本就不是气管异物,也不是吸入性肺炎,孩子得了“水痘肺炎”。只不过食物呛咳和“水痘肺炎”发病时间巧合地发生在一起。
一周以后,水痘结痂脱落,宝宝也脱机拔管,回到普通病房,最后顺利出院。
对此,传染病院的同学说:“陈婷,你知道你多幸运吗?水痘肺炎九死一生,何况还是不出痘的水痘肺炎,还是这么小的孩子。如果不是上了呼吸机,不是早期使用激素,让水痘尽快发出,死亡几乎不可避免。”
陈婷后背一阵发凉:如果不是麻醉师的谨慎,如果不是于主任的尽责,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地使用了激素,会有什么样的景象?孩子死了,除非尸体解剖,否则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只会以为是医生没取出气管异物;除了挥之不去的愧疚,还要面对事故鉴定,法律诉讼,甚至是家属的愤怒和责难……
“医疗没有绝对,却有太多的意外。”陈婷说,“疾病以千变万化的面孔出现,远超我们的认识,误诊永远无法避免,医生永远如履薄冰。这次让我侥幸躲过,但下一次呢?”
陈婷表示,一个合格的医生,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且敢于担当,她希望和病人携手,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