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邱也栩 袁丽群/文 毛朝青/图
关注理由 小溪从房前屋后绕过,清澈见底;炎炎夏日,年轻人纷纷下水抓鱼、摸蚬子……这是不少人儿时记忆里的画面。但近期,省环保厅对闽江流域进行了抽查,发现12个县(市、区)30个小流域断面,水质不断下降。曾经的清溪潺潺,如今已不复存在。为此,省政协将“加强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作为今年第二季度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
近日,海都记者赴莆田、连江、罗源等地走访,发现不少小流域被污染,并尝试与部门联动,进行监督治理。不少市民也致电95060热线提供线索。昨日,海都记者走访了福州高新区马保村、建平村一带,发现这里的小流域也饱受污染的折磨。
现状:无污水处理系统 户户皆成污染源
昨日,海都记者在马保村、建平村一带走访发现,除部分流动性较好的河流外,多数小河、小溪都被污染。没有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村民们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直接排放,是污染这些小流域的主因。
在马保村,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蜿蜒而过,河水呈墨绿色,散发出臭味,河边堆满了垃圾。记者注意到,一户人家占用半个河道建鸡舍,鸡粪直接排进河里。安置房马保五号小区也在河边,小区的生活污水也通过一个水沟,直排河中。
建平村的一条小河,水质也不容乐观。河面被密密麻麻的水葫芦“侵占”,河两岸搭了许多铁皮房,生活垃圾丢在岸边,污水直排进河里。
当地人陈先生说,小时候河水很清,大家常下水摸蚬子,这些年,附近大兴土木,建了很多房子,却没有净化污水的设施,加上一些河道被填,流动性变差,导致河水的水质也每况愈下。陈先生希望,有关部门牵头,在当地建污水处理设施,让家家户户的污水也能做好“无害化排放”。
部门:已完成前期摸排 将制定治理方案
马保村村支部谢书记也坦言,由于早期规划落后,村里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村民家里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基本都是直接排到河里。近些年,污水排放量大大增加,上游一些河道又遭填埋,导致流动性变差,更加重了水污染。
谢书记说,家门口的小溪成“臭水沟”,村民们也盼着早治理,但单靠农村自身薄弱的资金实力,难以推进,还需要上级部门统一规划实施。
福州高新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辖区内有一些养猪场,对小流域水质影响非常大;去年,有关部门花大力气,拆除了大面积猪场,水质已有所改善,但要做到彻底治理,单靠这一点还不够。
福州高新区国土规划建设局相关人士表示,按《2016—2020年福州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高新区须在2016年底前形成黑臭水体清单。目前,高新区已完成前期摸排工作,现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公司对高新区的所有水体进行系统排查,以便确定黑臭水体名单,研究制定下一步治理方案。
建议:落实管护责任人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走访中,海都记者发现,除一些落后企业、加工点外,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直接排放,也是污染小流域的主因。对于这些老大难问题,各级部门可以如何作为?对此,农工党福建省委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省政协常委会关于加强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的专题协商会上,农工党福建省委代表表示,治理小流域,应争取尽快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覆盖,落实管护责任人,做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此外,还建议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采用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 众自筹相结合方式,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同时,建议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模式,在村民住宅较为集中的村庄,铺设管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尽量采用资金投入少、后期运维简单的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设施,而对于经济较好、人口密度较高的村庄,可建设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管护。
农工党福建省委还提出,要重拳整治沿线小微企业污染,督促企业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对无法达标的企业限期关、停、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