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考前“最后一课”该怎么上
“六一”前夕 安全用电进校园
看“精子之荒”又成“标题之黄”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精子之荒”又成“标题之黄”

N司马童

背景:据国内精子库检测权威报告,正常成年男性精子合格率不足30%。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人类精子库2015年供精者1000人,合格者仅100人,但用精者有1400人。专家说,精子一年不如一年,但精子需求量越来越大。(5月30日《华商报》)

网站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有助于扩大“二次传播”。不过,看罢上述的这则转载新闻,我却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作为一篇深度调查报道,纸媒的原标题是:《精子之荒——1000人供精,只有100人合格》,而到了某家以“有态度”著称的门户网站上,题目则被改成了《媒体揭秘地下捐精服务:可直接发生性关系至怀孕》。如此一改,不只是新闻报道的主要视角已被“乾坤大挪移”,很明显,众多网友跟帖议论的聚焦点,也被生生地“导”到了其他的“非主题”方面。

原发报道中确有描述,西安某城中村的一对不孕不育夫妇,出于“求子心切”,曾经通过网络联系到一名自愿捐精者,采取直接发生性关系的方式以求尽快怀孕。但显而易见,这样的极端做法,只是反映“地下捐精”行为的一桩特殊个例。而某门户网站在转载这篇深度报道时,偏偏“慧眼独具”,重点挑出这一个例放到标题来大做文章。

从“精子之荒”人们会想到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的现实问题;而面对那些恣意而改的“标题之黄”,恐怕就更容易形成对新闻报道的“口水化”解读与消费。孰高孰低,孰忧孰喜,可谓一目了然、一观便知。

去年4月22日,国家版权局在京发布《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互联网媒体应当合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转载环境,在转载时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等。那么不禁要问,规范网络转载何时才能真正显现它的“钢牙利齿”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