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天下/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波兰七旬老翁 划皮划艇跨大洋庆生
哥伦比亚华人商铺被砸
英39岁男子 24小时游12国
澳洲“免税”店专坑中国游客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澳洲“免税”店专坑中国游客

N新华国际

随着中澳往来日益密切,如今赴澳旅游的中国游客不断攀升。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澳洲的大商场大超市鲜有中国游客到访。反而在一些所谓的“免税”小店,导游频繁出入,中国游客刷卡刷得不亦乐乎。

新华社记者经暗访、调查后发现,在墨尔本、黄金海岸等旅游胜地,部分中国旅行社与澳大利亚当地商家形成利益链,诱导中国游客在高价商店消费,并千方百计阻拦游客货比三家。

当地一名华人律师提醒,旅行社及当地店铺的这些行为涉嫌违反澳大利亚法律,游客可向澳旅游及消费主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权益。

黑店瞄准中国游客

记者近日尝试单独进入位于悉尼达令港附近的“金兴”免税店,但没有成功。随后混入旅行团进入附近一家名为“悉尼国际免税店”的商店。

这家商店除了有少量保健品外,还有其他自称“澳大利亚产”的保健品和羊毛制品。记者发现,一些商品的标价远远高于市场价。店内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澳大利亚产”保健品的种种好处,辅之打折等促销手段,引游客“上钩”。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与旅行团有合作关系的商店,其商品标价还会因人而异。导游会提前向店铺工作人员透露游客的消费能力,商店趁机推出不同的营销策略,甚至会临时更换部分产品的价签。

产品不是贵就是假

曾经在一家“黑心店”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商店内销售的商品中,绵羊油、深海鱼油等确实是澳大利亚生产的,其成本与澳洲同类名牌产品相比低很多,售价却是名牌产品的好几倍。不少诸如雪地靴之类的羊毛制品,真实产地是中国,却包装成“澳大利亚制造”,高价卖给中国游客。游客消费后,导游和领队一般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

记者向国内多家旅行社询问赴澳旅游的信息时发现,几乎游玩每一座城市的最后一项安排都是去指定商店购物。预留购物时间大都超过1小时,而给景点预留的观光时间往往只有半小时左右。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