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义伟/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常言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贫困学子们每天喝稀粥,吃几元钱的快餐,连衣服都买不起。看到父母、爷爷奶奶等被病魔、贫困折腾,他们有的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的医学院,有的希望自己早日大学毕业,早日解决家庭的困难,为社会做点贡献。
学子档案17 袁思雯 高考成绩 理科 565分
早日毕业工作 带爷爷奶奶旅游
袁思雯的家在福鼎市管阳镇的山村,16岁前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住,生活条件艰苦。父母长期两地分居,因性格不合不断争吵,还协议离婚。此前,在外打工的父亲因重病回到家里,花了10多万元治病。爷爷也因为意外右眼被损坏,很少再出去打零工。
袁思雯很懂事,七八岁时就一个人上学,有时甚至要煮午饭、洗衣服。上了高中学习愈来愈紧张,实在疲倦时,她常常想哭。每当想起回家时,奶奶总是留着舍不得吃的东西给她,可能是一尾鱼,可能是一些水果,家人的爱,让她重新鼓起继续努力的勇气。
袁思雯告诉记者,她这次填报的志愿是福州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因为亲戚在做建筑,她想早点毕业出来工作,拿到工资后,想带爷爷奶奶出去旅游。她说,爷爷奶奶从来没有坐过长途车,连福鼎的海是怎样的,他们都没有见过。
学子档案18 张惠颖 高考成绩 理科 412分
全家没有收入 生活靠亲友救助
张惠颖,家在周宁县纯池镇,2014年,父亲患上肺癌,已是中晚期了。奶奶今年85岁了,前几年在田间不小心摔倒,导致髋骨粉碎性骨折和骨裂。为了照顾他们,母亲就一直留在家中。一大家子没有收入,生活主要靠亲戚朋友的资助和低保维持。
因为家庭困难,母亲只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好省出钱来给父亲看病。
张惠颖说,她规划的人生很简单:学医,早些出来当医生。医者,救死扶伤,济世救人,以医治人们各种疾病为己任。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治病,减少病人身上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