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燕婷 柳小玲 田米 实习生 严玉莲
海都讯 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东西塔将启动修缮!
“站起来是东西塔,躺下去是洛阳桥。”融进泉州血脉里的东西塔,历经千年风雨,经历过改建、重建和数次修缮,上一次修缮还得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这次是时隔60余年再次启动修缮。
这次修缮受泉州开元寺的委托,泉州大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承担了东西塔防渗漏保护工程的现状勘测和修缮设计方案的制定。具体的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并将在近日正式开启修缮工作。
根据要求,整体修缮工作将于明年7月底前完成。
防漏雨渗水是重心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全、最新的东西塔体检报告。”本次东西塔修缮主负责人、泉州文保专家姚洪峰说,2006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和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至少为东西塔做了四次较为全面的勘察研究,一一把脉塔身内外。
姚洪峰说,经过十年勘察调研,专家分析,东西塔表面石质病害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与渗入石塔内部的水有关,“水渗透对塔身建筑危害较大,而且不可逆。泉州的雨水多,特别夏天热胀冷缩,石头就裂开了。长期冲刷对石头表面损坏也大,甚至可能导致表层正片掉落。”
据了解,本次工程性质为保养维护,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以治理和防止雨水渗漏造成的损坏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验室试验及现场试验,确认灰浆综合性能,确定最终配方对脱落的勾缝进行填充,修补、防护脱落海蛎灰;排除水的冲刷侵蚀对东西塔的各种威胁因素。
10年找到完美缝灰:蛎壳灰
这10年间,为了找到最完美的勾缝材料,姚洪峰说,专家们已经做了长久的实验,采用不同组合、不同比例,调配样品,多次试验,“在多种方案中,我们最想选出的是勾缝保存时间可以尽量长的,最终决定选用传统蛎壳灰进行勾缝。”这种缝灰由灰、砂、米浆、红糖水配制而成,其中的灰由蛤蜊壳烧制得来,而且即发即用,当天使用。为使缝灰与周边砌体的材料和颜色协调,施工中还会在勾缝灰中适当添加灰色。
勾缝人员需筛选培训
填补双塔勾缝不仅是细致活,每一个小缝隙都是个大工程。
设计方案细化了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每个参与施工者,要先用牙科工具清理缝隙内部垃圾及松动的老缝灰;再用毛刷、洗耳球、去离子水去除缝隙石材表面的尘土,尽可能冲洗干净。填缝时,灰浆填入缝中后,还要使表面平整低于两边石材2毫米;然后用软布、去离子水、软刷清理操作中污染到的石材表面。
姚洪峰介绍,这个修缮工作对施工人员要求严格,每个人都要经历严格的筛选和岗前培训才可以上岗。
东西塔名片
镇国塔俗称东塔
占地275.23平方米,高48.15米。由文偁(chēng)禅师于唐咸通年间(860—874年)始建,初为五层木结构佛塔。
仁寿塔俗称西塔
占地面积293.22平方米,高45.10米。位于开元寺大殿西侧,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也为五层木塔,初号无量寿塔,形制与镇国塔相近。